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Thursday, 31 March 2022
新山小商公会在2会所外 挂横幅要求南院校长下台
新山小商公会在2会所外
挂横幅要求南院校长下台
该会除了在布条上要求郑玉美下台,更指责南院在2019年废除中文必修科,试图以全人教育框架鱼目混珠,公然矮化中文及欺骗全国华社。
该会也在布条上呼吁全国华团华社一起团结起来,保卫华教。
这也是该会在本月27日召集华团华教大会后,再一次向南方大学学院喊话。
南方大学学院日前传出该校废除中文科必修学分及中文博士班学生日前接获学校公函指申请论文答辩时须附上英文或国文的论文译本,答辩时也必须使用英文或国文及等争议,引起新山华社华团关注及抨击。
对此,南方大学学院于3月25日在该校与新山华团展开交流对话,以便向华团解释该校办学方针,该校在交流会上公开声明,中文是必修、必考、必及格的立场。
该校校长郑玉美也在交流会上解释,该校将通过全人教育框架,确保所有到南院就读的学生,都能免费选修中文科,且这也是从该校毕业的条件。
由于在国家教育法令限制下,无法将中文科列为必修科,为了让学生能修读中文科,南方大学学院采用特别的方式,即在入学前告诉学生中文是必须选修的科目,若学生向高教部投诉校方强制选修,该校则因所提供的中文科是免费的,因此并不算逼学生选修。
然而在交流会上,新山小商公会总务许炳正不满意校长的解释,不仅屡屡追问,更要求校长郑玉美立即辞职,最后在交流会结束前愤而离场。
较后包括新山中华公会、新山中华总商会联合五帮会馆等七大华团发布联合声明,将在未来两年,肩负起监督南方大学学院的责任,以确保校方履行中文科为必修科的承诺,并检视其成效。
新山小商公会3月31日文告截图
以下是新山小商公会今日(3月31日)向媒体发出的文告截图:
Tuesday, 29 March 2022
3•27新山华团华教大会:促南院莫忘办校初衷, 恢复中文科为必修科【附《人民之友》编辑部按语】
3•27新山华团华教大会
促南院莫忘办校初衷,
恢复中文科为必修科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3月27日举行的“新山华团华教大会”在士都兰新国泰酒楼筵开25席,出席团体包括神庙组织、小贩、文化、商团及会馆代表。新山小商公会总务许炳正(上图右上角)在致词中,揭露南院早在2019年已将中文科列为选修科。他痛批如今南院7个科系的招生说明,用不到100个华文字,“去华化”非常严重。
此前许氏在3•25与南院管理层(主要是郑玉美校长)的对话会中,当面要求在南院实行“去华化”政策的郑玉美校长辞职以及之后愤而离场退席的冲动表现,当然有他的道理。他的这种冲动表现,在许多人看来,虽然有些偏激,他维护华教的心意却是可以理解的。而偏偏有自诩新山文史之尊的保皇派老报人在其个人脸书上,把它记载下来,“让人知晓,时代不同了,新山华教史也有了这一污点。”
在南院对待中文必修与否的课题上,究竟是谁会在新山华教史上留下污点?不是一个自诩新山文史之尊的保皇派的老报人可以一厢情愿说了算的。
以下是《东方网》对3•27新山华团华教大会的报道(上图和说明以及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会上,新山小商公会也尚在向各团体收集,要求把中文科列为必修科的联署备忘录,且在日后将会正式提呈给南院,以催促该校遵循前贤办学路线,坚持维护华教,保护华族华教权益。
新山小商公会今午在士都兰新国泰酒楼召开“新山华团华教大会”,要求南方大学学院恢复中文科列为必修科;该大会在酒楼筵开25席,出席的团体包括神庙组织、小贩、文化、商团及会馆代表。
七大华团通知缺席,事前发表联合声明
惟作为新山华团主要领导机构的新山中华公会及新山五帮均无出席该大会,对此,新山小商公会总务许炳正在会后受询时说,新山中华公会及新山五帮有特别通知该会,今日不会派人出席大会。
尽管如此,新山7大主要华团,即新山中华公会、新山中华总商会与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新山福建会馆、新山客家公会、新山广肇会馆及新山海南会馆,昨日针对南院华文必修科事件发表声明,重申其立场,并表明彼等坚持今年一月与南院对话时的立场是华社的底线,即是中文科需是必修科,也必须包含在120学分内。
发言者都强调"南院必修中文"的必要
其他出席者尚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张雅皓、马来西亚文化协会柔佛分会主席顾问拿督萧光麟及主席陈宥敏博士,以及新山小商公会会长郑添皇。
新山小商公会总务许炳正在会上批评,南院7个科系的招生介绍不到100个华文字,去华化非常严重,并指该校在2019年就将中文科列为选修科。
此外,马来西亚维护与发展农业总会长拿督蔡振行在会上致词时表示,南方大学学院的创办目的,就是传承华教。
他强调,把中文科列为必修科是办校初衷,校方应该根据现有路线办校,这也是全国华社的心愿。
“校方必须继续传承这所以发展华教为初衷的大专学府 ,并成为华裔子弟优先考虑的学府。”
另外,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总会长孙橹华就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科变选修科及中文博士班论文使用国英文课题上,坚决认为华社不该作出任何让步。
他强调,若校方在上述课题上面对高教部的刁难,应该向华团求助,以便与高教部交涉。
“既然其他民办学府新纪元及韩江学院,若能够持续保有当初以发展华文大专的创校路线,那么南院没有理由告诉华社校方无法做到。”
校长郑玉美宣布南院目前"权宜"做法
南方大学学院校长郑玉美周五在与新山华团交流会上指出,校方将通过全人教育框架,确保所有到南院就读的学生,都能免费选修中文科,且这也是从该校毕业的条件。
由于在国家教育法令限制下,无法将中文科列为必修科,为了让学生能修读中文科,南方大学学院采用特别的方式,即在入学前告诉学生中文是必须选修的科目,若学生向高教部投诉校方强制选修,该校则因所提供的中文科是免费的,因此并不算逼学生选修。▉
新山七大华团3•25会后声明:接受南院中文科学分说明,但坚持华社所提的 “底线” 【附《人民之友》编辑部按语】
新山七大华团3•25会后声明:
接受南院中文科学分说明,
但坚持华社所提的 "底线"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南方大学学院管理层(董事会和理事会)面对新山小商公会召开“3•27新山华团华教大会”签署备忘录要求“恢复中文必修科”的舆论压力,急忙抢先在3月25日在智雅礼堂召开一个与新山七大华团代表的对话会,由郑玉美校长解释关于该院在“全人教育”特殊安排下列中文为必修科的立场。
据媒体报道,郑玉美校长在对话会上,(1)明确引述教育法令,阐明私立大专学府的必修科只能使用马来文或英文来教学;(2)她也清楚表明,MQA批准的120学分是没有华文必修科的;(3)列华文为必修科目前只是院方提出的“全人教育”确保必修中文的特别安排。
或许是由于南院前董事长和新山华社元老张文强在对话会上说“我想不到校长在依循MPU规格下仍有办法让中文科成为必(须)修(读)科目,这是很重要的”,他这么一锤定音,以至媒体报道新山七大华团3•25会后发表的声明,都把重点放在“接受南方大学学院对中文科学分的说明”,让人产生“新山七大华团领导”为南院的“全人教育”下的“中文必修”的应变措施而背书的感觉。
人们不免产生以下疑惑:——
❶根据媒体报道,新山七大华团3•25 会后的联合声明,除上述重点外,重申他们坚持今年1月与南院对话时的立场是华社的底线,即是华文科需是必修科,也必须包含在120个学分内。请问,新山七大华团的这个立场跟新山小商公会所表达的要求南院恢复中文必修科的立场,究竟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呢?或者说,新山七大华团领导跟新山小商公会在对待南院中文必修的课题上,究竟分歧在哪里?
❷新山七大华团3•25 会后的联合声明,表明南院在昨天与华团对话会上的公开声明“华文科是必修、必考、必及格、有MQA认证3学分及属于毕业条件”是一个“正面的回应”,并认为接下来是对南院的履行进行为期两年的监督。请问,怎么样监督?由什么人监督?如何具体操作?监督范围是否仅限院方所作“全人教育”承诺?是否包括华社期待的“华文科的3分列入120分”?
由于上述联合声明语焉不详,新山七大华团领导理应详加说明,以解众人疑惑,并防纷争扩大。
以下是《南洋网》3月26日的报道(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 新山26日讯 ] 新山七大主要华团表明接受南方大学学院对中文科学分的说明,并重申华社坚持该校需根据马来西亚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认证体系下将华文科列为必修科,而中文科的3个学分也需在最低及格基础的120个学分之内。
新山中华公会、新山中华总商会联合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新山福建会馆、新山客家公会、新山广肇会馆、新山海南会馆等新山七大主要华团今日发表联合文告说,七大华团将会根据以上准则负起监督工作,每半年会与南院交流与听取汇报,确保南院严格履行上述准则。
文告指出,有关监督期为两年,七大华团将检视其成效。
七大华团代表昨日出席与南方大学学院的对话会,今日也在文告重申立场,表明他们坚持今年1月与南院对话时的立场是华社的底线,即是华文科需是必修科,也必须包含在120个学分内。
南院管理层也应牢记华社办校初衷
文告也说:“我们尊重校方的操作方式,但是校方也应牢记华社办校的初衷与精神,更相信校方懂如何专业调整学分架构。”
文告指出,七大华团也对南院在昨天与华团对话会上的公开声明:“华文科是必修、必考、必及格、有MQA认证3学分及属于毕业条件”表示欣慰,并认为这是个正面的回应。
文告表示,七大华团接着的工作将是监督南院覆行上述声明,以确保符合华社的期待。
华社期待华文科的3分列入120分
“华社要求120最低及格学分里面包含3分是可行的,我们相信在操作方式上也不应有问题,那就是调整课程结构。”
联合文告也说,七大华团也维持1月份向校方提出4点建议的立场,其中包括与华社衔接不足之处也应给予修正。
“我们希望南院会是所学术资格优秀,兼具浓厚中华特色的华社重点与高等学府,在传承华文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在机制上与华社接轨。” ▉
Sunday, 27 March 2022
学者黄大志《星洲网》专栏评论: 中文系的硕博士撰写语文问题
学者黄大志《星洲网》专栏评论:
中文系的硕博士撰写语文问题
华社要根本解决大马中文系与中医系的上述困境,必须靠宏观的教育部政策的改变,而这个政策改变非得靠政党政治的争取,否则不以为功。❞
作者的上述见解和评论是颇为中肯的。
本文是我国学者黄大志2022年3月26日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中文系的硕博士撰写语文问题。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大马独立前只有一所设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当时设立的中文系本科纯粹以英国大学的中文系为样本。英国入学学生不是完全没学过中文,就是可能只有华小三、四年级水平的初学者。为老师和学生容易沟通起见,中文系必修课程除了语言课用中文以外,其他文化课譬如中国哲学、古代史和近代史、古代文学或近代文学、语音学、中国地理、中英翻译等,一概以英语教课和考试。自然,硕博士论文也必须以英语撰写和答辩。
官方伸缩性对待马大中文系使用中文
1957年独立后到1970年代中期,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的主要教学语逐渐由国语马来文取代了英语。但教育部对硕博士论文的使用从英文加上了马来文,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语文撰写,而中文一直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尽管在强势巫统为首的国阵执政时期,教育部对马大中文系的答辩和论文制度采取了较伸缩性态度,在大学的具体做法基本不干涉,能用英文或马来文写论文提交最好,如用中文写了提交评审,过后将论文翻成英文或马来文,文本送交大学图书馆存档便了事。实际上,教育部对有开办中文系的各大学个别提出的要求也不统一处理,回复各有差异。
南方大学学院发出给研究生的通知
以上所述应是事实的真相!因此,如硬性按照目前教育部的规定,中文系硕博士学生就得完全用英文或马来文准备论文开题答辩,通过之后论文也得用英文或马来文撰写提交。笔者看到最近3月15日南方大学学院发出给研究生的通知,阐明的就是教育部目前接受的上述观点。通知内容还说,研究生修业期间的作业和与论文有关的口头学术报告,均需呈交上英文或马来文的翻译文本。
南方大学学院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折不扣的要求研究生照做,再度触动了维护华教人士的神经,引来诸多口诛笔伐。严格的说,南方大学学院照章行事,虽说正确,但校方并没有利用教育部惯常可以与个别大学磋商谈条件的做事方式,缺乏主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给华社维权人士又一个挫败的感受。
校方不向当局据理力争…是失职无能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针对南方大学学院硕博研究生语文处理的态度,认为是校方责任“毫无担当,不向当局据理力争…是失职无能”。说到向教育部据理力争,我们就得回到上边提到教育部向来的个别处理策略;甲大学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教育部谈嘛!只要不触动修改以马来文或英文撰写硕博士论文和答辩的总政策方针,教育部可以灵活应对。
就在这个底线下,甲大学领到了某些宽容条件,抱着感恩的心情被打发走了。过几天如乙大学又另有所求,也以同样方式打发回去。到头来,甲乙大学所得到的解决方案都可能不一样。据说新纪元大学学院和拉曼大学都个别为自己的中文系,争取到直接用中文撰写论文的批文,不必翻译成英文或马来文提交。这和新加坡一样,中文系研究生都可直接用中文写论文提交。
改变现行教育政策得靠政党政治争取
华社要根本解决大马中文系与中医系的上述困境,必须靠宏观的教育部政策的改变,而这个政策改变非得靠政党政治的争取,否则不以为功。通过华社支持的政党的拼搏和争取,我们可以促成教育部对硕博士论文的使用从目前的英语和马来文,正式的加上中文。研究生从此可以从三种语文中,任选其一做学习报告和撰写论文提交和评审。如争取成功,未来的大学中文系创立时就能以中文撰写论文了。
在学生语文能力范围内,中文系和中医系用中文直接撰写论文最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涉及古典汉学以及抽象的中医学研究,用中文材料探索思考和撰写,尤能得其精髓内涵,保证学术与专业水平。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政治的干预与阻拦。但我们必须说,中文系和中医系的论文撰写,教育部允许加上中文,对大马大专教育体制,不但毫无损害,而且还有辅助之作用。▉
Saturday, 26 March 2022
《南洋社论》针对南院的最新风波, 呼吁高教部准许中文系使用中文!
《南洋社论》针对南院的最新风波,
呼吁高教部准许中文系使用中文!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本文是《南洋商报》/《南洋网》针对南方大学学院最新发生的博士生论文答辩必须使用国文及英文风波,2022年3月25日发表的社论,原标题:高教部应培养中文人才。全文如下(下图取自网络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继今年1月份中文必修科事件后,南方大学学院再起风波!南方大学学院日前发函通知所有的中文系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必须使用国文及英文,不但引起该校的博士生议论纷纷,认为学校的政策与招生时“货不对版”,同时再度引起华团及华社关注,担忧南大此举将导致该校进一步变质。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日前发出一篇措辞强烈的文告,就中文系博士生被迫以英语或国语进行论文答辩一事,谴责南方大学学院毫无担当、自我弃守及自我矮化。该会认为,该校不敢向当局据理力争,也完全忽视学生权益,更剥夺教授的专业意见,根本是失职无能。若不正视校方办学之沉沦,必将自绝于华社和学术界。
申请博士课程列华文为教学媒介语之一
对于外界指责校方没有努力向高等教育部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申请使用中文书写和开题,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及理事会本月20日也发出文告,澄清校方在初期申请博士课程时,确实把中文列入教学媒介语之一。但在2018年12月获得开课准证时,高教部只允许英文为教学媒介语。
该校文告强调,在经过一再争取下,终于在2019年3月获准使用中文教学,但附带条件,考试必须以国文及英文为媒介语。申请使用中文为博士课程教学媒介语势在必行,但在过程中也必须兼顾博士课程的资格鉴定。
校方指出,目前将重心转移至博士课程的鉴定筹备上,并准备好在博士课程获得鉴定时,即刻再申请中文为无附带条件的教学媒介语。
南方大学学院办学过程确实有其难处
南方大学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的高等学府,在办学的过程中确实有其难处。董理事会及校方一方面要遵守高等教育部设下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华团及华社的意愿,稍有不慎,就会“顺得哥来失嫂意”!
我们觉得问题的症结在高教部,高教部应该顺应国际大环境的学习汉语热潮,允许包括南方大学学院在内的民办学府或私立学院的中文系,无条件使用中文作为教学、考试及论文答辩的媒介语,为我国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中文人才。
中文系使用中文才能培养出中文人才
我国大专学府的中文系不同于欧美国家一些大学的汉学系,一些欧美国家的汉学系确实有使用外语来研习汉学,其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我国大专学府的中文系不同。作为培养高层次中文人才的中文系,理应使用中文作为教学及考试的媒介语,如此方能培养出真正的中文人才。▉
陈海德《东方网》专栏评论:告别“林氏王朝”了吗? / 丘光耀Share这张政治漫画到行动党内部群组, 好样的!
陈海德《东方网》专栏评论:
告别"林氏王朝"了吗?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今届行动党大会迎来历史性的一刻,反对党“老大”、81岁高龄的林吉祥于会上宣布裸退,不再竞选党职和上阵来届大选。而秘书长林冠英则在复选后党选主席退居二线领导,由原任组织秘书陆兆福接棒成为新任秘书长,可谓开启了火箭另一个新时代,然而旧时代真的就告别了吗?
火箭自冠英接棒后就被喻为"林氏王朝"
行动党自林冠英2004年接棒开始,就被喻为是“林氏王朝”,历来的党选和党争都基本围绕在这个圈子里转。而林吉祥担任秘书长的29年间也爆发不少反林党争,一般都抨击其为独裁者,尤其在其执掌的晚期更是愈演愈烈。惟行动党能在后来的数次党内危机中幸存,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党人大多对这种机制的认同,而且屡试不鲜。
所以即便老林于1999年行动党在大选惨输后退下阵来,由郭金福接棒呈一新格局,但自2001年行动党脱离替阵再挽回民意后,内部隐患再度燃起,秘书长只当了2年多的郭金福,也因患癌和2004年大选败阵而宣布退位。林冠英顺势接手党中央,林吉祥也于当届大选时重披战袍,在怡保东区国席当选卷土重来,父子齐驾治党。
火箭党的改革迄今看来有些差别和诡异
说郭金福的主要贡献,即在任内通过了秘书长不得连任3届即9年的制度,树立了该党的新风,但迄今看来也有些差别和诡异。林冠英的秘书长一职,已执掌长达17年之久,党章规范是如此,然而天时地利人和是另一回事。若火箭一直仍处在低迷状态或屈居反对党,这倒没问题,但接踵而来的是反风和改朝换代的呼声渐高,党内的民主化改革逐步被淡忘,并由新重组的权威体制来巩固和牢控党。
2008年大选后,行动党起死回生一跃成为反对党联盟最具影响力之一,该党在一片大好声势中,新血的资源连绵不绝地汹涌而来,对林氏父子的评价又再度改观,甚至提起昔日往事也撼不动其党领导之权威和地位。以致一边有人调侃其“王朝”和“林神”时,亦有更多的人愿意认同这种领导模式的优势和价值,好处在于行动党即便有党内竞争,但很快就被扑灭,坏处则是党内只容许有一个领导重心,或美名为团结,反对派都一概被拒绝甚至抹黑。
火箭再度重回反对党,已无显著政绩
然而历经了2018年大选变天前后的高峰期,哪怕希盟仍在追究“叛徒”和政府倒台的责任等,再度重回反对党的希盟各党已无显著政绩,再因执政时期的一些争议和弊端,逐渐演变成为反宣传藉以针对和回击他们。哪怕是近来的各州选,火箭可算相当幸运,即使流失了一些议席,但仍旧能赢获和卫冕多数议席,即便如此,这种侥幸能否长期持续?此外也包括论述上的缺失,以及议席调配的失算等,都足以证实往日的方法若再故技重施,火箭恐将尝到最严重的代价。
若柔佛州选有所启发,如希盟选情告急、新人和新态势,乃至国阵持续大胜等因素,林氏父子会选择在此时退下,可说是明智的决策,尤其是在火箭将面临下一波低潮袭来之时,是否能藉“林氏王朝”退居幕后,而能成功挽回支持者的信心和支持呢?
以陆兆福为领导的新班底乃折中方案
即使当前以陆兆福为领导的新班底,可说是一个折中方案,不仅有主流派落选、反对派当选,也可能因疫情或个别原因所致,只有半数代表出席投票。也即是说,陆兆福目前是在钦点和无挑战的大好情势下接棒,正如前车之鉴那样,火箭内部的改革将因选情趋势所动而受限甚至受阻扰,而陆兆福是否有能耐招架得住,并推动新风和走出新路线,姑且拭目以待。▉
丘光耀Share这张政治漫画
到行动党内部群组, 好样的!
左图原是一张题为《后座》的政治漫画,作者署名:电话仔,原载于2022年3月23日《中国报》。丘光耀当天就将它share到行动党的内部群组,且听丘光耀(上图右)说了些什么?他又遭遇了什么?以下是丘光耀在3月23日当天上载到其个人脸书上的贴文和附图——
我share这张政治漫画在行动党的内部群组,居然被后门东的zombie辱骂是“反骨仔”。
“政治漫画是衡量社会开放度的指标之一”(台湾90年代著名政治漫画家渔夫先生的名言),也是制约政治人物的一道防腐剂。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如果政治漫画家不再恶搞我们,伟大的日子即将终”。邱喜欢将讽刺自己的漫画收藏起来,甚至将一些最尖酸刻薄的作品挂在家里,作为提醒自己不要犯错误。
美国前总统里根,每天翻开报纸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有否被政治漫画家“修理”。
行动党不学无术的zombies,真的适合当北朝鲜金家的看门护卫。
Friday, 25 March 2022
蓝志锋《东方网》专栏评论: 巫程豪"一火四烧"让党四巨头陷尴尬
蓝志锋《东方网》专栏评论:
巫程豪"一火四烧"
让党四巨头陷尴尬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作者在文末的结语是:“......接下来的重点是舆论风向往哪吹。或许巫程豪和陆兆福面书贴文下方的留言区,你可找到答案。”——这或许是作为媒体人的作者所惯用的职业语言和推销手法使然!实际上,我国网络媒体的留言区大多充斥粉丝对名人大咖的崇拜美言或是政治网军对敌手的挞伐恶语,人们要想从中找到正确的舆论风向,难矣哉!
我们认为,巫程豪和陆兆福,对林冠英面对刑事官司之时是否应该辞掉党主席的立场和态度,到底谁对谁错?人们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蓝氏这篇评论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行动党柔佛州委巫程豪在行动党改选三天后,建议身陷贪腐案的林冠英辞职行动党主席职,这把火让党内外爆发激烈辩论,也唤醒民众重新关注逐渐淡忘的海底隧道案件。
巫程豪点燃“一火四烧”的火把
巫程豪点燃“一火四烧”的火把,一口气把党内四大巨头推向风口浪尖,陷入尴尬和为难阶段。
●第一把火:直接烧伤林冠英。呼吁这名新任主席先辞职,处理自己的法庭案,不要因为个人而拖累整个党,待法庭证明其清白后再复职。
●第二把火:直接烧到林吉祥,要求这名资政父亲劝告主席儿子,先退下来,风平浪静,尘埃落定后,再出发。
●第三把火:间接烧到哥宾星。由于署理主席哥宾星是林冠英的辩护律师,出现利益冲突,也不符合行动党“清廉理政”的立场。 巫程豪认为,哥宾星应辞去林冠英代表律师的身份,并在林冠英辞职后接任党主席的职位。否则,如果被控者是党主席,而辩护律师是党署理主席的话,在外人眼里如同整个党被审判。
利益冲突处理不当,这不是火箭一贯来清廉理政的立场,而行动党必须遵守世界级政党的标准,才能实现开创世界级的马来西亚。
●第四把火:间接烧到陆兆福。这名新科秘书长上任才第三天,就得回应这个棘手问题。他的立场非常明确,站在力挺林冠英的阵营,这也是目前党内的主流观点。
到底被控的政党领袖是否应该辞职?若含有政治提控或选择性提控的元素,是否也该辞职?按照“定罪前清白论”原则,被控者真的需要辞职吗?会否因辞职而掉入对手的圈套呢?
巫程豪这项举措,主要目的有二
三天前的星期日,行动党才完成改选,林冠英卸下担任18年的秘书长职,转任党主席。林吉祥则在宣布退休后,受委为党资政。
巫程豪提出,官司案缠身的林冠英不适合担任党高职,以免拖累行动党,主要原因有两项:
◼(1)维持党的公信力:一旦林冠英以党主席的身份面对审讯,让党陷入尴尬,失去公信力。因此林冠英应该以个人身份面对官司。
◼(2)打造世界级的处理方式:仿效新加坡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行动党的前身),以及新国的反对党工人党,那就是一旦有刑事案和性丑闻的领袖必须退党,处理个人事情,这是维持清廉,以及将个人和政党切割的做法。
陆兆福为面对审讯的林冠英打气
就在巫程豪于周三中午(1208pm),在面子书提出上述公开信之前的一个半小时,陆兆福于早上(1031am)在其面子书贴出一张照片显示,多位中央领袖现身吉隆坡法庭,为面对审讯的林冠英打气和精神支持。
陆兆福在两段文字的简单贴文表示,党最高领导层对林冠英的廉政,有充足信心。
若把巫程豪和陆兆福的贴文,放在一起读,必然有不同感触。
这边厢是,新任领导层对林冠英的支持和不离不弃。另边厢,党内有人担忧,林冠英官司案会影响整个党,以及冲击火箭在来届大选的胜算。
从贴文留言可以看出舆论风向吗?
Thursday, 24 March 2022
刑事案在身会拖累行动党, 巫程豪促林冠英辞党主席
刑事案在身会拖累行动党,
巫程豪促林冠英辞党主席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无论行动党党内或党外人士怎么看,已被民主行动党当权派边缘化的巫程豪这次抛出这封“促林冠英辞党主席职”的公开信,无疑是对刚刚产生的民主行动党新届领导层造成巨大震撼,也是对陆兆福领导下的民主行动党中央委员会是否从林家王朝“脱胎换骨”的严肃考验!
本文是《当今大马》3月23日报道(上图与说明和文内小标题以及文末的巫程豪公开信贴文截图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他今日(3月23日)在面子书贴出一封致行动党领袖和党员的公开信,要求林冠英卸下党主席一职,待法庭证明其清白后再复职。
要求吉祥劝导冠英交出党主席职
他也在信函中直接要求党资政林吉祥,劝导林冠英交出党主席职,避免林冠英一人拖累整个行动党。
“我谦恭的认为,我党资政应该劝导我党主席,拒绝继续担任党主席,以免接下来被审判的是党的整体价值观,而不是被控贪污案的党主席个人。我认为这对党和党主席个人是件好事,尤其我党不能以巫统领袖的行事准则作为标准,而必须以世界级政党的准则为标准。”
“我感到难过,我必须开诚布公和谦恭的表明我的立场:党主席个人必须面对官司,而不是拖着整个党来面对官司,这才是‘世界级领袖’应有的做法。”
“新加坡的反对党工人党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都采取一致的标准和行动,对付凡是有性丑闻和刑事案官司在身的党员和领袖,他们不是必须自请离去(退党),否则就是会被开除党籍,以便把个人领袖的错误行事,和党本身清廉一贯性立场划清界限,这才是世界级领袖和政党的处事方式。”
“行动党本身和党主席必须采取和世界级政党和领袖相同的做法,暂时辞职党主席一职,以个人身份面对官司,这将让党的公信力得以保存。”
建议哥宾星辞冠英代表律师身份
巫程豪也点出,现任党署理主席哥宾星是林冠英的辩护律师,已经出现利益冲突,也不符合行动党“清廉理政”的立场。
反之,他主张,哥宾星应辞去林冠英代表律师的身份,并在林冠英辞职后接任党主席的职位。
“否则,如果被控者是党主席,而辩护律师是党署理主席的话,在外人眼里如同整个党被审判。如此利益冲突处理不当,这不是我党一贯来清廉理政的立场,而我党必须遵守世界级政党的标准,才能实现开创世界级的马来西亚。”
若冠英真正爱护党,应卸下主席职
他还以前首相马哈迪东山再起,二度出任首相的事迹为例,促林冠英先证明自己清白后才回归行动党领导层。
“我相信党主席是个有能力的政治领袖,随时都能东山再起。就如马哈迪在2003年辞职首相一职,却在15年后的2018年重新担任首相,他是党主席最好的学习榜样。”
“然而,根据世界级民主政治,任何有丑闻或因刑事罪,被提控上庭的党领袖必须辞职面对个人官司。我以沉重的心情提醒党上下:党主席不应该拖着党面对官司,这是个人必须勇敢面对的问题和党无关。我个人认为他如果真正爱护行动党的话,他应该卸下党主席一职,让其他中委会新成员能够不背上任何包袱的情况下,挽救党的公信力,扎实坦诚面对第15届大选。”
行动党中委会是在上周日完成改选,前组织秘书陆兆福替代林冠英出任秘书长,林冠英转任主席,林吉祥则在宣布退休后成为党资政。
巫程豪给党领袖和党员公开信截图
以下是巫程豪3月23日在其脸书上贴出的给行动党领袖和党员的公开信截图——
Wednesday, 23 March 2022
许国伟《南洋网》专栏评论: 安华要做好心理准备
许国伟《南洋网》专栏评论:
安华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此,安华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次党选及下届大选后,他的阶段性任务也应告一段落。❞
作者的话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安华也应该引退啦!
本文是许国伟2022年03月23日发表于《南洋商报》/《南洋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安华要做好心理准备。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过去12年來,人民公正党党选,署理之战最精采。
因为,主席大位没得好争。
位子都是安华坐的,安华不在时,就由旺姐代任。
谁当署理主席,就像是未來接班人
当2010年党选时,赛胡先阿里博士从署理主席职退下后,谁当署理,这政治意味就不同了。
因为公正党已是多个州的执政党,握有资源,且前景大好。
谁是署理,就像是未來接班人;而且,若是强势领袖当了署理,遇上安华又不在时,在党內更像实权领袖。
当阿兹敏阿里就决意竞选这位子,这举动或许触动了安华的心防。
于是,早前退出巫统获英雄式欢迎加入公正党的再益依布拉欣,“突然”直接扛上阿兹敏阿里,竞逐署理主席职。
再益打着改革的大旗,说这场竞选是要对抗朋党及派系的路线之争,然后他认为安华会适时表态支持改革。
安华没有公开表态。最终,阿兹敏胜了署理主席职,再益退党。
安华防备阿兹敏的心路,不言而喻
2018年,希盟执政中央了。这一年公正党党选,安华依然稳稳是主席。
署理主席之战,身为部长的阿兹敏受到没有一官半职的拉菲兹挑战。
这一次,安华同样没公开表明支持谁。
但是,安华家族及亲信站在拉菲兹身后,意思已很明显了。
安华防备阿兹敏的心态与路数,不言而喻。
从2010年党选阿兹敏当上老二后,再到加影行动安华失算反让阿兹敏当上雪州大臣,再來到希盟入主布城,阿兹敏跟马哈迪越走越近,跟安华越走越远。
最终,经历激烈的拉锯战,阿兹敏胜了。
两次的署理主席之战,让安华更清楚阿兹敏在党內势力有多强。
跟上次激烈的署理战一样,败者选择离开,这次拉菲兹是请假去了。
再后來的事,大家都懂了。
因激烈的派系斗争持续最终决裂,公正党元气大伤,连带希盟也失去政权。
公正党两次署理之战引发的连锁反应
回看公正党两次署理之战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或可简单归纳为三点:
一,党內无派,千奇百怪。党內有派系不是问题,激烈的党选后要完全回归团队而无芥蒂,也只是嘴巴讲讲。
重点是,身为党主席安华的态度。如果要超然,就超然到底;如果要介入,就全力助攻。
要玩拉一派打一派,让底下互相牵制,以便自己稳控全局,这个要有技巧,也要有底气。
如果都没有,就会弄巧成拙。
二,常言道,当选就是结束竞选。公正党的党选过程再乱再激烈,都在可接受范围,重要的是党选结束后,最高领导层有没有去安抚各方,或激化矛盾?
2018年党选后,就算阿兹敏再有野心,短时间內也无法取代安华在党內的地位;安华无需太缺乏安全感,而暗中动作频频,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底,当安华一急,一没安全感,就出问题了。
三,公正党和安华都要认清一个现实,帮助安华做首相只是阶段性目标,而不能是长远且唯一的目标。
安华的阶段性任务,至此应告一段落
过去两次署理之战的问题,多少都跟安华太在乎自己的主席位和首相梦有关。
因此,安华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次党选及下届大选后,他的阶段性任务也应告一段落。
如今,公正党署理之战,很可能是拉菲兹跟赛夫丁之争。
说到底,政治上没有谁是救世主,能不能让公正党一洗颓势,就看能不能从过去署理之战中汲取教训。▉
刘泰安《南洋网》专栏评论: 安华烈火该熄啦!
刘泰安《南洋网》专栏评论:
安华烈火该熄啦!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安华一意孤行决定公正党在柔佛州选使用本身“蓝眼”的标志上阵,全不顾及希盟友党的感受和外界视为“志同道不合”的质疑,还辩称那是策略和战略问题,自家标志比希盟共同标志更有利于该党的选情。
如今选战失利后,只见安华通过希盟主席理事会文告承认使用标志的败笔,未见他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道歉。❞
本文是已从专业工程师岗位退休的资深时评人刘泰安2022年03月22日发表于《南洋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安华烈火该熄啦!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凭说,海与天风独往来……”。
这段中国中央电视台1999年火红连续剧《雍正皇帝》主题曲的开场白,用来形容本邦国会反对党领袖、人民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当今的处境,似乎不为过。
安华的烈火莫熄党连输4场州选举
这位当年风头强劲的“烈火莫熄”英雄,近年来的境遇只有“败”而没有“成”。他所创立和领导的公正党在最近一年半先后举行的4场州选举(即沙巴、马六甲、砂拉越和柔佛),不是全军覆没,就是输剩一两席,徒令他所统领的希盟大军黯然失色,迎战来届全国大选及期望收复河山的士气,伊于胡底!
希盟主席理事会在上周三(16日)针对在柔州选上阵50个议席只赢得12席的结果,发表声明承认败选的原因,包括各反对党多角竞争、竞选旗帜、投票率偏低、希盟的宣传与沟通出现问题等。
平心而论,列举的弱点有的不是希盟能控制的外在因素,例如多角战和低投票率;但也有希盟能控制的内在因素,例如竞选旗帜和宣传问题等。
未见安华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道歉
安华一意孤行决定公正党在柔佛州选使用本身“蓝眼”的标志上阵,全不顾及希盟友党的感受和外界视为“志同道不合”的质疑,还辩称那是策略和战略问题,自家标志比希盟共同标志更有利于该党的选情。
如今选战失利后,只见安华通过希盟主席理事会文告承认使用标志的败笔,未见他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道歉。
回顾他之前在马六甲州选时收纳推翻原有州政权的“政治青蛙”,自以为“有情有义”,即使选后备受舆论指为希盟惨败的主因,由始至终不见他表示悔意。
其实,身为党和联盟的最高领导人,安华应对所有竞选策略包括调兵遣将等事宜负起最大的责任。失误和败选的后果,他都责无旁贷,必须概括承受,方显领导人的担当!
安华喜用过时的话语和他当年品行
网媒“透视大马”上周二(15日)刊载智库巧思中心执行主任希索慕丁的评论,认为安华和希盟需要摆脱陈旧的“改革”议程,应该与时并进。年轻一代不是理解 “改革”时代的人,并非在 1998年期间安华被赶出政府时示威的人。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安华喜欢使用过时的谈话方式,沟通技巧有限,使用了许多人不使用的行话。
这使我想起两位资深前新闻从业员朋友曾跟我分享的体验。她俩回忆说,安华当年官拜副首相时意气风发,有风使尽舵,让媒体备受折腾。他用尽冷门马来词汇,蓄意让媒体雨中追问新闻,没有半点同情心。很多记者提起他及身边的保镖与新闻助理,更无好感。
其中一位朋友形容,当时安华经常把记者当着老鼠来玩。有一次,他在国会走廊遇到媒体群,露出“我有新闻给你们”的眼神。一大群记者跟上去,他就悠哉闲哉的步上楼梯。众记者挤在狭小的楼梯亦步亦趋,生怕漏了新闻。结果有位穿高跟鞋的女记者就在梯级间跌倒。安华走上另一层楼后,才向记者群摇摇手说:“我今天没有新闻。”可怜那位跌倒的报界同行。
又有一次,安华选择在户外雨中对记者发言。他有助理撑伞,记者们却淋着雨把录音机凑上去听他讲话。我那位朋友当时心想:“这个人是不是变态的?”
执迷不悟, 刚愎自用, 烈火该熄啦!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有此名言:“如果想要测试一个人的品行,那就给他权力。”
试问,安华权力在握时对替他宣传的“无冕皇帝”都那么寡情薄义,对平民百姓又怎会真正有情有义呢?他当年骄横跋扈的品行,20多年后的今天会有所改进吗?只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许,他至今未能当上我国首相,对人民并非坏事。
常言道,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纵观安华当下行事作风所表现出执迷不悟的态度,和刚愎自用的格局,似可预见他“到此为止”的高度,以及“永远候任首相”的结局。他的“雄心壮志”烈火,也该熄灭啦!▉
新山小商公会3•27召开华团大会:促请派代表参与并联署备忘录, 要求南院纠正华文必修科学分 [附《人民之友》编辑部按语]
新山小商公会3•27召开华团大会:
促请派代表参与并联署备忘录,
要求南院纠正华文必修科学分
点击箭头聆听内容: |
讨论南方大学学院(以下简称南院)华文必修课学分问题的“新山华团华教大会”即将在下周日(3月27日)举行,这是一件关系到华文在南院的地位以及南院的未来前途的大事!作为新山华团之一的新山小商公会的义无反顾的这项举措,是责无旁贷的,更是值得赞赏的!
人们感到疑惑的是,这样的一件关系到华文在南院的地位以至南院的未来走向的大问题,为何不是由作为新山华社领头羊的新山中华公会等七大华团来召开,而是由新山小商公会“计划邀请包括新山中华公会等七大华团派代表到会观察以正视听”(见以下新山小商公会3月22日文告截图)?
新山中华公会等七大华团领导们是否应该向新山以至全国华团华社做个明确交代?
祝愿3•27新山华团华教大会成功召开!
以下是《东方网》3月22日的新闻报道(新山小商公会3月22日文告截图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新山小商公会总务许炳正代表发言时指出,南方大学学院是于2019年开始废除,创校以来就坚守的中文专业必修科,该会揭发此事后,南院曾先后两次公开对华社承诺保证没有变质,维持120个专业毕业学分中的3分华文必修科学分。
“据我们的了解,校方将正课华文必修科转变成课外活动软技能证书(soft skill certificate),完全不在专业课规定的120学分毕业学分之中,是属于课外活动的华文必修课,并没有遵守之前承诺,恢复专业正课3分华文必修科学分。”
许炳正今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上述表示。出席者包括该会会长郑添皇和多名理事。
“本会将召开华团华教大会,以求达致共识,提交备忘录给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要求恢复专业正课120学分中的华文必修科3个学分,以维护南方大学学院创校初衷,以及保证南方大学学院不变质的大方向。”
3月27日举行新山华团华教大会
许炳正说,该会将于3月27日,中午12时,在位于士都兰海边的新国泰酒家举行新山华团华教大会,并寻求与会者的同意通过上述备忘录,即要求南院恢复120个专业毕业学分中的3分华文必修科学分。
他表示,该会将邀请新山中华公会等七大华团派代表出席,希望可聚集100个华团代表参与联署,向南院传达华团的声音。
对于南方大学学院华文必修可不入专业毕业学分事件,该校理事长莫泽浩受询时指出,校方将会对此召开讨论会议后才对外发言。
新山小商公会3月22日文告截图
以下是在社交媒体廣传的新山小商公会3月22日发出的文告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