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补选.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补选.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2 October 2024
郑钦亮《星洲网》专栏评论 : 巫统赢了马哥打, 梦想当首相
郑钦亮《星洲网》专栏评论 :
巫统赢了马哥打, 梦想当首相
❝ 马哥打补选成绩的分析,无疑将作为团结政府往后在混合区应战国盟的模式,但是有巫统人大发豪语,说马哥打补选巫统大胜,大有形势一片大好之兆,国阵有望在下届大选恢复勇态,甚至“重夺首相职”。
国阵重夺首相职?凖确一点说,巫统要做回首相,有可能吗?❞
本文是时评人郑钦亮2024-10-01 08:1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巫统赢了马哥打,梦想当首相。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赛福星赢2万多张票, 让巫统骄傲了
马哥打补选,巫统候选人狂胜,让许多被巫青团长阿克马现象极度干扰情绪的人感到意外,不是说他在“倒团结政府的米”吗?
选举结果也让不少巫统保守领袖洋洋得意,因为在某个计算法来说,似乎对应了他们的预言:没有华人票,巫统也能赢!
马哥打华裔选民占34.4%,最后出来投票的应该不到40%,预计不到1万票,如果以此次巫统候选人赛福星获胜的2万零648张多数票来作加减,还真的让他们骄傲了。
看来华人票只在"以华制华"时有力
此外,由于巫统的马来票有所增加,有一股声音趁机为阿克马邀功,说他当初不顾“封杀令”而钻到马来区助选是明智的选择,的确有收获比上届更多的马来票,他们只差没说出“阿克马英勇”。
至于当时巫统主席扎希有没有向阿克马下“封杀令”,现在看来根本不重要了。
表面上看来,还真的是这样,华社对阿克马讨厌归讨厌,政治现实告诉我们的是,华裔选票的影响力,只是在华人区“以华制华”的时候有力,像挺火箭倒马华是最写实和无奈的证明。
要在混合区以华人票教训巫统的种族政客,门儿都没有,再说不投国阵的话,难道你要绿潮执政咩?
巫统在马哥打补选大胜的因素分析
现在要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是,从马哥打补选看选民心态,到底是团结政府的发展牌取得选民的信任,或绿潮减退而土团势弱,结果让阿克马团队收割成果,还是柔州大臣翁哈兹中庸形象的个人魅力?
马哥打补选成绩的分析,无疑将作为团结政府往后在混合区应战国盟的模式,但是有巫统人大发豪语,说马哥打补选巫统大胜,大有形势一片大好之兆,国阵有望在下届大选恢复勇态,甚至“重夺首相职”。
国阵重夺首相职?凖确一点说,巫统要做回首相,有可能吗?
这要看下届大选希盟与国阵的“选区分配”谈判,至于到时有什么选举因素在带风向,则是后话。
巫统要做回首相, 只能继续梦中追求
其实希盟与国阵有很多选区是重叠的,希盟与国阵在选后达致合作协议,才造就了今天的团结政府,所以严格来说根本没得谈“分配”。
真要分配选区的话,就是有一方让步或退出,最简单的分配法就是,上届赢的党继续守土,输的党让步,一起输给国盟的席位,由得票较多的一方上阵斗国盟。
这样的话,赢得30席的国阵,重夺首相职只能继续在梦中追求,安华也可安心在下届打继任战。
话说回来,被马哥打之战胜利冲昏头脑的巫统,有可能在下届大选只打几十个国席吗?除非脱离团结政府阵营,各自开打之后,再来看各自赢得的议席,这是现在可以预估的政局。马华如果还在国阵,拿下的议席只能维持现状。■
Tuesday, 6 August 2024
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巫统屋漏偏逢连夜雨, 扎希麻烦大了
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巫统屋漏偏逢连夜雨,
扎希麻烦大了
❝ 巫统无法遏止伊党,只懂得向盟友开刀,为自己树立了敌人。扎希在党内独木难支,麻烦只怕会接踵而来。❞
本文是林瑞源2024-08-05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屋漏偏逢連夜雨,扎希麻煩大了。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巫统终究要面对马来选民的"审判"
巫统惧怕补选落败打击士气,但补选却一个接一个的到来,避无可避,终究要面对马来选民的“审判”。
巫统首先是在伊斯兰党的堡垒州吉兰丹能吉里补选接受考验,接着到执政州属柔佛马哥打补选进行“卫冕战”。前者只要不要输得太难看,基层还能接受;后者若败选,就真的预示巫统还没有跌到谷底。
先谈能吉里补选。这场补选主要考验两个巫统领袖,即元老东姑拉沙里及党主席阿末扎希。能吉里州议席隶属话望生国会议席,拉沙里曾11次赢得话望生国席,他在2022年大选第12次出战,却以163票输掉政治老巢。
拉沙里领军能吉里补选, 成功率不大
拉沙里是典型有政治野心,却不懂得急流勇退的资深领袖。一个连续胜了11次的老人,迟早会被选民唾弃,就好像敦马哈迪,以为天纵英才,最后也是在浮罗交怡国席惨败到失去按柜金。
这次拉沙里领军补选,是希望依靠其凋零的威信,打一场翻身仗,因此他求胜心切,放话不希望行动党前来助选,以免被国盟炒作,吓走马来票。
不过,拉沙里属于过气人物,如果他领军失败,损失不大,冲击最大的是阿末扎希。如果巫统在马来选民占85.7%的传统马来选区落败,巫统如何还能宣称自己代表马来人?
扎希只能寄望"三项因素"力挽狂澜
扎希把胜利或避免惨败的希望放在拉沙里、发展牌、基本盘及13.5%的原住民选民身上。假如拉沙里失灵,那么就只能寄望后面三项因素力挽狂澜。
巫统打发展牌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收效不大,因为选民追求宗教目标,反而是2738名原住民选民,能够左右大局。去年州选,巫统在能吉里只以810票落败,因此必须力争原住民选票。
来自巫统的金马仑国会议员南利是首位原住民国会议员及下议院副议长,他是巫统争取原住民选票的“王牌”。不过,原住民社区的土地拥有权课题会影响支持率。
在伊党推动下,国盟委派前伊党党员上阵,化解了伊党基层情绪,因此估计伊党的票源稳固。伊党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所以胜算极高。
国盟主打三项课题, 巫统难以招架
国盟主打三项课题,即生活成本上升、攻击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以及渲染支持以色列政权的外国公司收购大马机场公司股份。这三项课题,巫统都难以招架。
譬如,安华政府再次举办“与巴勒斯坦人民同在”集会,声援巴勒斯坦人,但贝莱德公司(BlackRock)参与大马机场控股的重组,成为国盟的攻击武器。
即使大量外资涌入、马币近日大涨,但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些利好因素需要时间发酵。把行动党当作箭靶,也会影响当地巫统党员和支持者的投票意愿。因此以目前丹州的民情和政治局势来看,巫统只能输少当赢。
柔州国阵州政府排斥希盟出现内讧
至于马哥打州议席补选,原本在自己的地盘,加上希盟的协助,巫统胜算很高,但柔佛国阵州政府排挤希盟,以及一些巫统不断攻击希盟,以致出现内讧。
诚信党居銮区部以三大理由,争取上阵马哥打补选,即希盟不获柔州政府分配官职、诚信党可轻易胜出,以及巫统居銮区部主席莫哈末嘉益士曾表态不愿与希盟成员党合作。
莫哈末嘉益士日前宣称,巫统与行动党合作,基本上对巫统和国阵没太大好处,反之火箭却是巫裔的“肉中刺”。这番言论确实太伤人,攻击希盟的巫统领袖可能没有想到,那么快就需要希盟的援手。
火箭在当地两州议席影响力不容小觑
居銮国席底下有两个州议席,分别是明吉摩和马哥打。居銮国会议员及明吉摩州议员都是来自行动党,因此火箭在当地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马哥打的马来选民56.55%、华裔选民34.54%、印裔选民7.43%,表面看来,巫统可以在希盟基本盘的加持下,保住此议席。但若重演双溪峇甲补选的局面,非马来选民不愿意出来投票,巫统将面对一定的风险,所以巫统领袖不宜再咄咄逼人。
巫统振兴乏力, 麻烦只怕会接踵而来
巫统去年10月在希盟的协助下,于彭亨州柏朗埃州选区补选获胜,但气势没有上升,反而日渐低沉,缺乏明确的振兴策略和方向是主因。
巫统无法遏止伊党,只懂得向盟友开刀,为自己树立了敌人。扎希在党内独木难支,麻烦只怕会接踵而来。■
Wednesday, 10 July 2024
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华人票, 不再是希盟的定期存款
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华人票, 不再是希盟的
定期存款
❝ 或许,希盟领袖还停留在他们的逻辑,认为华人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投希盟,难道要投给国盟?❞
作者从双溪峇甲补选结果作出❝华人是可以有选择的,不成为予取予求的定期存款,就是其中一个选择❞的结论。这无疑是一个珍贵的启示,让那些深受国州议会选举欺骗的民众得以摆脱政客的支配和指使,从而找到“自己解救”的出路。
本文是郑丁贤2024-07-09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华人票,不再是希盟的定期存款。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希盟败选, 竟然引起华人喝采和鼓掌
令我最愕然的不是希盟输了双溪峇甲,而是行动党议员林立迎当晚在吉隆坡一项华社晚宴上,宣布希盟败选的消息,台下响起一片喝采声和鼓掌声。
大家彷佛都在庆祝什么的。尽管他们显然不是双溪峇甲选民,但是,他们像是为双溪峇甲选民的决定而喝采,为希盟输掉这场补选而鼓掌。
不只是这场晚宴,而是成绩揭晓之后,网上是一片叫好之声,挟杂著“活该”、“教训”等等字眼。
老天,这是怎么回事?
换在一年前,如果消息是希盟败选,华社应该一片哀叹,全体感伤。因为大家都曾经是九五趴的希盟粉丝,都曾经那么死心塌地的支持希盟,拥护安华。
蜜月期不满两年,此情可待成追忆。
双溪峇甲补选, 华人半数以上不投票
希盟作为执政党,拥有强大的竞选机器,也投入庞大的资源,包括各种拨款和计划,应该是占了很大优势,但是,补选结果却输得更惨;最让希盟无法接受的是,它以为是定期存款的华人票,这一次却提不出来。
华人选民没有转投国盟,但是,半数以上不出来投票。华人大声的向希盟说:华人票不是想提就提的定期存款。
定存只领而不存,迟早都会淘空。
华人为改革挺希盟, 安华说需要时间
华人支持希盟上台,只为一个理想,就是改革、改革、改革,打造大马成为多元、进步、廉洁、公平的国家。
但是,年多下来,希盟主导的马达尼政府,依然继承国阵政府的路线,不但延续国阵的错误政策,却少了国阵一些良好的施政。
国阵年代,每一任首相,从马哈迪、阿都拉到纳吉,他们上台之际,都会推动一些开放和改革措施;马哈迪的经济私营化和教育自由化,阿都拉的民主化,纳吉的政治和经济转型,加上一个马来西亚理念,都成功推动了大马的前进。
到了安华手上,将近两年,他还在说改革需要时间。
安华上台执政, 不过是沿用国阵老套
过去痛批国阵委任朋党出任官联机构高职,团结政府上台,换成自己的朋党;过去狠批国阵党政贪腐,司法不公,而这边却给了DNAA;过去批判国阵领袖家人获得政府工程,如今部长夫婿荣获州政府合约;过去反对政府发出土著AP进口准证,如今照样发出土著AP。
过去国阵制定双语教学计划,允许学校以英语教数理,如今规定至少一班必须马来文教数理;过去国阵开放10%大学预科学额了非土著,如今固打制不变,只是“勇敢”的给10A的非土著。
有改变吗?
马达尼政府对比前朝政府, 有啥区别
延续国阵之外,马达尼政府甚至跟随国盟的保守叙事,和伊党比较宗教论调,给予宗教发展历来最高拨款,以争取穆斯林的好感。
而马达尼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从提高销售与服务税(SST),到提高柴油价格,直接冲击了消费能力下跌的各族中等收入群体。
在通胀压力下,马达尼政府给予公务员高幅度加薪,给予低收入群体生活津贴和福利,但是,中等收入群体却得不到好处,伤害最大。
而种族主义的叫嚣,特别是巫青团阿克马频频攻击华社之时,希盟政党领袖保持沉默,政府没有作出纠正,让伤口扩大。
华人不投希盟, 还是可以有好选择的
或许,希盟领袖还停留在他们的逻辑,认为华人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投希盟,难道要投给国盟?
二分法不是必然,政党和政治联盟会随着客观需要而产生质变,新的思维也会诞生,大马政治会一旦出现新的变因,新的选择也会发生。
华人是可以有选择的,不成为予取予求的定期存款,就是其中一个选择。■
Tuesday, 9 July 2024
郑钦亮《星洲网》专栏评论: 安华政府错估了自己和选民
郑钦亮《星洲网》专栏评论:
安华政府错估了自己和选民
❝ 团结政府高估了选民对水费调涨的接受度,却低估了选民面对各种生活开销增加,但是收入不见调高的折腾与愤怒。❞
本文是时评人郑钦亮2024-07-09 08: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安华政府高估了自己和选民。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团结联盟一败涂地, 国盟胜得轻松
团结政府在双溪峇甲补选落败,几乎印证了大多数时事评论人的选前预测。人们并非完全依据乡区马来选民依然拒绝“非纯正马来人政府”的情绪,来断定团结政府必败,而是认为他们过于低估选民对近期多项政策的不满。
纵然执政党此次多么用力助选,六七个部长级大将和新旧首席部长站台,也抵不过他们自己制造的回力子弹,粒粒打中自己的要害,而且是补选败阵后子弹还在飞。团结政府根本是败在自己的手上。
至于国盟,他们这场胜战打得相对轻松,两个体质欠佳的老人哈迪阿旺与慕尤丁,根本不必在台上歇斯底里用尽力气的指责团结政府,只须细数敌方提供的子弹,就轻易守住议席,多数票还比上届增倍。
伊党根本不必举出护我伊斯兰和保我马来人特权的旗帜,兵强马壮掌握权力的团结联盟大队便一败涂地。
团结联盟错估选民的容忍和愤怒
有说团盟高估了选民,也低估了选民。
他们高估了选民的爱国心,会照单全收废除柴油补贴的救国策,却低估了选民面对通胀时的愤怒。
救国是你讲的,百物涨价后多出来的开销,则是我要面对的。
他们高估了选民对每年一度总稽查司报告公布政府疏漏的容忍度,却低估了今时今日选民在得知国库数十亿令吉被黑掉的愤怒。
选前矢言肃贪是你讲的,选后更说要打造零贪腐,但是却对有账可查的政府各部门大小贪无计可施。
他们高估了选民对水费调涨的接受度,却低估了选民面对各种生活开销增加,但是收入不见调高的折腾与愤怒。
首相安华高估了团结政府的胜算
一粒鸡蛋降3分,针对性柴油补贴省下的钱给了什么人,说的各种援助只是说说,大部分没获得援助金的选民,很轻易就被这种课题激怒。
别小看这只是一场补选,而且还是反对党的选区,应该当作是团盟执政三分之一届即20个月的期考,更应该是在一个多月前新古毛补选获胜后的趁胜追击,方可稳固安华政府趋向稳定发展的美好形象与信心。
可能是首相安华高估了团结政府的胜算,没有花更多心思去调整废除柴油补贴的落实时间、没有巧妙延后公布总稽查司报告的时间和没有放缓水费涨幅等,待打了补选后再处理;他们也高估了以往游子铁粉的支持热诚,没想到这一次他们不涌回来投票了。还有,也高估了巫统5000名党员的铁票,不知道他们多少人已经移情别恋了。 ■
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双溪峇甲补选大败甩锅, 巫统还会遭遇滑铁卢
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双溪峇甲补选大败甩锅,
巫统还会遭遇滑铁卢
❝ 巫统领袖胡诌一通,可能是要推卸争取不到马来票,甚至是5000名党员的选票没有回流的责任。但补选成绩已经残酷的告诉他们,半岛北部的马来选民依然唾弃巫统,巫统离恢复元气还很遥远。❞
本文是林瑞源2024-07-08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补选大败甩锅,巫统还会遭遇滑铁卢。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团结政府应认真检讨, 找出败因
团结政府在双溪峇甲州议席补选大败,应认真检讨,找出败因。若互相指责,只会模糊焦点,激化执政成员之间的矛盾,更难挽回民心。
巫统领袖的结论就很无厘头,巫统最高理事卜艾归咎前首相纳吉没有获释,让团结政府流失马来票。巫统元老俱乐部秘书慕斯达法责怪行动党未落力助选,才会造成非巫裔投票率低,一些华裔选民甚至不知道双溪峇甲有补选。巫青团长阿克马认为是经济部长拉菲兹演讲时,骂批评者“笨蛋白痴”,才会种下败因。
巫统领袖胡诌一通,可能是要推卸争取不到马来票,甚至是5000名党员的选票没有回流的责任。但补选成绩已经残酷的告诉他们,半岛北部的马来选民依然唾弃巫统,巫统离恢复元气还很遥远。
能吉里补选, 巫统还是凶多吉少
以目前马来社会的情绪来看,巫统在接下来的吉兰丹能吉里州议席补选还是凶多吉少。如果6名变节土团党国会议员的议席悬空,在这些马来选民居多的选区,巫统将会接连吃败仗。
还是巫统副主席佐哈利说得对,他指出,巫统必须清醒过来,停止将责任归咎于公正党和行动党领袖,继续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无助让巫统复兴。巫统领袖不自重不反省,如何纠正错误?只懂得在社交媒体叫嚷、攻击盟友,无法赢回马来票。
其实,团结政府的惨败是各种负面因素相加的后果,而部长们又缺乏危机管理技能,以致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刹那间损坏。
补选投票前,没有一项好消息
补选投票前没有一项好消息,包括针对性柴油补贴措施的落实,缺乏周详策划,引发混乱;大马机场控股公司(MAHB)私有化,股权卖给亲以色列的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引起马来选民的不满;首相安华宣布不分种族录取10A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却有华裔优秀生被拒之门外;双语教学计划(DLP)缺乏伸缩性,强制槟城华中遵循,让家长感到愤怒;小商人担忧电子发票(e-Invoice)措施,认为政府强人所难。
如果部长们及时回应,有效沟通,就不会引发社会的负面观感,比如立即把遗漏的行业列入柴油补贴机制内,而不是不接地气的警告学生巴士业者不可趁机调涨车资。教育部长法丽娜在选民拒绝投票后,才来回应大马教育文凭(SPM)10A优秀生不获大学预科班录取的问题,显得后知后觉。
在MAHB私有化课题上,巫统与希盟部长也缺乏协调。外交部长兼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促请政府重新检讨出售MAHB的股份,暴露政府内部的矛盾。
不能简单的说是绿潮仍然汹涌
此外,多达80%的马来选民支持国盟,不能简单的说是绿潮仍然汹涌,而是乡镇的马来人还是面对生活成本问题,生活压力致使国盟的煽情策略奏效。
截至6月10日,总共有345万名公积金会员将108亿6000万令吉从安康户头(第二户头)转至灵活户头(第三户头),其中293万名会员从第三户头提领69亿8000万令吉。这显示团结政府必须把纾解民困视为施政的重中之重,因为对老百姓来说,他们不懂得什么财政改革,只关心柴米油盐。
虽然针对性补贴引发物价上涨的担忧,但也不能U转,否则将会导致财政赤字上升,影响国家的信用评级,让外资失去信心。
当务之急是纠正政府行政弱点
当务之急是纠正行政弱点、提高领导力和执行力,解决上述问题,修补破损的形象,提振人们的信心。目前的情况是有很多政府无法控制的因素,如马币贬值、地缘政治紧张,而人民容易受到政客胡扯言论的左右,治国并不容易。如果执政成员还是貌合神离、互扯后腿,就等着下届大选输掉政权。
双溪峇甲补选的大败也不能与5年前的丹绒比艾补选相提并论,当年国阵马华以1万5086张多数票打败希盟土团党,国阵得票增加4735张,希盟减少1万875张,但这次补选国盟得票减少944张,希盟减少3648张,显见希盟支持率还未崩盘,无需过于恐慌。
而且土团在新古毛补选落败,伊党却大胜,让伊党更有理由抢夺能吉里补选竞选权和国盟领导权,两党矛盾可能表面化。
团结政府能否亡羊补牢, 看安华
团结政府能否亡羊补牢,安华是关键人物。无法整合希盟和国阵,国盟将得以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