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谦《星洲网》专栏评论:
父亲掌权, 女儿喊改革
❝ 即使努鲁依莎赢了,又如何?若改革没有方向,多元只剩修辞,对马来西亚而言,这场胜利,可能只是一场幻觉的延续。❞
本文是执业律师兼时评人陈绍谦2025-05-18 07:5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父亲掌权,女儿喊改革。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公正党这次党选对国家未来有啥意义?
公正党署理主席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牌面上,努鲁依莎占据上风。她最大的优势,是身为首相兼公正党主席安华的女儿,自带光环。当然,这层“裙带关系”对她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质疑。
不过,在马来西亚的政治语境中,裙带关系早已见怪不怪,尤其当“老爸是首相”时,质疑多半只是一阵风,吹过就散。
回顾本地政党发展,只要上一代仍紧握实权,更别说权力顶峰的首相之位,“裙带”批评往往只是过眼云烟,甚至反过来被包装为“一门俊秀”,首相优秀,女儿自然也优秀。
现实是,谁当选署理主席,拉菲兹也好、努鲁依莎也罢,最终能带来什么实质改变?倘若答案是“无甚分别”,那这场党选对国家未来而言,意义不外是茶余饭后的话题和政治爱好者的狂欢。
努鲁有心反对阿占续任, 何须等当选?
努鲁依莎日前表明若当选,将向首相安华反映不同意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续任一事。这句话听来铿锵,但若真心觉得续任有问题,何需等当选?直接告诉她父亲——首相,不就好了?这一说法,反倒揭露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连“改革派”的标志人物,在政治与亲情之间,也得先计算时机,考量分寸。
“改革”二字,在马来西亚政坛已经喊了太久,久到它的份量早已被稀释,甚至商业化。每逢党选、大选,这块旧牌匾总会被擦亮高举,仿佛一门好生意。至于改革的实质?像龟速般推进,甚至停滞或倒退。
“改革”已不再是坚定的政治信仰,而是随时可以上架、下架的政治口号。
许多现实如今成了对改革承诺的反讽
行动党领袖如陆兆福、张念群,也不忘借反对“弃婴无公民权”条文的例子,试图彰显改革立场。但若一项修正案被搁置,就足以成为“我们坚持改革”的凭证,那更多倒退或妥协的例子,又说明了什么?
高官涉案却无罪释放,反贪会主席争议不断却三度续任,司法独立依然缺口重重,透明问责依旧遥不可及,这些都不是改革的果实,而是对改革承诺的反讽。当年高喊“体制改革”的政党,如今却在制度面前踟蹰不前,甚至选择视而不见。
“多元”、“改革”,本该是塑造新马来西亚的基石,如今却成了重复使用的口号。过去我们盼望“谁上台都好,只要肯改革”,如今却只能问:“谁上台又怎样?改革会来吗?”
努鲁赢了, 可能只是一场幻觉的延续
因此,即使努鲁依莎赢了,又如何?若改革没有方向,多元只剩修辞,对马来西亚而言,这场胜利,可能只是一场幻觉的延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