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名烈《星洲网》专栏评论 :
马华领袖的棋盘 看得清
❝ 马华要翻身,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成功争取华人票,让华社的支持率来突出存在的价值。否则,国盟不需招纳第二个民政党来凑热闹。❞
作者说他看清了马华领袖们当下的棋盘。但他没有说出,马华公会已是一个远离广大华人群众而其领袖只得依附马来权贵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没落政党,如果原有那些领袖再想“改头换面”来骗取华人选票,那是“痴心妄想”;或许改由一批“脱胎换骨”的新世代,老老实实为我国的被边缘化的群体(主要是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群体和广大马来劳动群众)服务,才能获得支持,才有机会翻身。
本文是时评人郑名烈2025-05-16 07:4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马华的棋盘不难懂。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马华领袖对下届大选盘算着什么呢?
第15届大选让大家看到我国政党政治受到反跳槽法的制约,因而身为国阵一员的马华要选择跟谁合作,只能听命于国阵主席。倘若马华拒绝与希盟合组政府,唯一的办法只有退出国阵,才能自由选择与其他阵营合作。
从务实的角度来看,马华应选择能够提供较多资源的一方来作为合作伙伴。而所谓的资源,不外是部长、副部长、州行政议员、县市议员、村长、新村发展官及官联公司董事等官职。下届大选,马华退不退出团结政府,取决于能够获得多少资源,能否向全党上下有个交代。
有一票人进入土团党门户是"布局"?
自第15届大选以来,马华已有一票人陆续退党加入土团党非巫裔臂膀组织。对于此等大事,党中央迄今仍然保持缄默,美其名可用“人各有志”来回复外界的提问。但让人产生遐想的是那些人退党的行动是否已事先向高层打过招呼?在战略上,党高层未对此事进行表态,不免让人怀疑此举是否被上层“默许”的一种布局?就战略而言,是一种买双保险的布局。
如果国会选区划分保持原状,国阵与希盟又继续合作,下一届大选马华应该会继续被分配到现有的2个国席上阵。倘若安华领导的希盟与国阵所赢得的国会议席数量,扣除马华的2席仍然取得过半优势,一般相信团结政府现有的执政模式将会照旧。在这种情况下,马华如果选择出走将被视为不明智的决定。
只有一种情况发生会让马华脱离国阵
倘若第16届大选投票结果依旧出现悬峙议会,而且国盟赢得席位与希盟差距不大,甚至议席还超过希盟,此时若沙盟和砂盟保持中立,等待与希盟、国盟进行谈判,马华的2席就可能成为关键少数。如果国盟与沙盟及砂盟的席位,再加上马华的2席足以组织政府,马华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脱离国阵单飞的概率就会提高。
在政党政治下,选票决定政党生存发展的空间。巫统流失马来票,加上华人选民唾弃马华,马华现阶段较可能争取的票源仅剩国盟的马来票。持平而论,现阶段国盟的马来票对马华而言充其量只能力保马华候选人的按柜金,在国盟旗下,马华能够出战的选区均是土团和伊党没有胜算的华人区与华裔选民居多的混合区。在华人票还未回流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过档土团目的只是在试水温,贸然集体向国盟报到是不智之举。
倘若希盟和国阵合作在来届大选仍然继续执政,而马华又能分得1正2副的官职,这将会满足某些人的目标,马华出走的概率是微乎其微。反过来说,国盟在选举中取得优势并主导组阁权,马华加盟国盟成为内阁华社代表就成了领导层重要的里程碑。
马华能够成功争取华人选票而翻身?
当然,马华要翻身,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成功争取华人票,让华社的支持率来突出存在的价值。否则,国盟不需招纳第二个民政党来凑热闹。■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