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东水《南洋网》专栏评论 :
行动党成了新的"头家政党"
“我(们)认为马华并不关心人民(尤其是华裔)的利益,还有马华是‘头家’(taukeh)党、富人党。这是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去年4月5日上凯利与沙里尔韩丹主持的播客节目“Keluar Sekejap”做客,所表达的见解。这也是民主行动党在野时抨击马华的主要论调。
如今民主行动党已成了拥有40个国会议席的执政党,也有了5名党领袖当了内阁部长,在安华和阿末扎希的领导下,竟然也同样走上过去马华所走的老路——依附马来权贵分享权位,追求个人家族荣华富贵,罔顾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广大人民(尤其是华印裔群众),从近来连续发生的已有逾百年历史的印度古庙被逼迁、劳勿农民长期开垦的榴莲园地被封建权贵支持的财团“合法占领”以及赵明福被反贪会带去“问话”而致死命案无法昭雪等等事件,已有了深刻的体会:“安华和公正党已背离‘烈火莫熄’精神!”、“民主行动党成了‘头家党’了!”
本文是时评人2025年05月24日发表于《南洋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行动党成新的“头家政党”。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民主行动党曾批评马华是一个“头家政党”,受到大量“头家”(商人)的拥护。这些头家靠拢马华,主要是为了争取经济利益与获取“康头”,因此纷纷加入马华。
彼时的马华领导层, 多以经商为主
彼时的马华领导层多以经商为主,不少领袖更是依靠政治庇护而获取商业利益。行动党抨击马华是“头家政党”,在某种程度上是挑起头家与“苦力”(基层群众)之间的对立,事实证明,行动党达成了这一政治目的。
当马华成为富商的靠山,底层民众对其逐渐产生反感,并在不知不觉中转向支持行动党。行动党成功整合了底层力量,最终将马华推下政治高峰。
马华在华人占多数的选区难以立足
如今,马华在华人占多数的选区难以立足,逐渐被华社边缘化,仅能在马来选区保有些许势力。依靠巫统的庇荫,加上部分乡区华人的支持,马华才能勉强维持政治存在。但好景不常,在巫统深陷政治危机之际,马华也难以幸免。
当马华国会议席仅剩两席时,原本支持的头家纷纷选择明哲保身,不再充当马华的政治后盾。虽然仍有少数富商愿意捐款予拉曼大学学院,但更多是出于慈善动机,而非政治考量。
富商如今已转向更有势力的行动党
富商本属现实经济力量,懂得见风转舵,如今纷纷转向更有势力的行动党。当前行动党在募款方面已远超马华,马华失去富商靠拢,也难以超越行动党的经济基础。从前人们称马华为“有钱的政党”,如今这顶帽子应由行动党来戴。
行动党声势如日中天,其政治资源恐已超越马华。昔日支持马华的财团,因马华再无“穿针引线”的能力,也纷纷与之划清界线。
失去财团支持的马华,显得愈加脆弱,无法再成为财团与富商所倚重的政党。
过去不少发展商曾担任马华区会主席,如今他们甚至不愿再提起“马华”二字,纷纷表示已与马华“断绝关系”。具前瞻眼光的企业家,早已“转换码头”投向行动党,成为其经济或政治支
"富商领导行动党"的现象可能浮现
随着政治趋势的转变,未来“富商领导行动党”的现象亦可能浮现。届时,行动党也将不遑多让,成为另一个“头家政党”的代言者。
商界人士一向“良禽择木而栖”,这本属人之常情。多数人信奉“哪里凉快哪里坐”,自然不会选择支持处于弱势的马华。
在政商挂钩的大环境下,掌握政治资源意味着事业可“锦上添花”。因此,行动党正吸引越来越多商界人士的参与,成为新时代的头家政党。■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