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网》2025-05-30社论 :
反贪会的大案 令人疑惑
❝对照赵明福案被草草了结的处理方式,如今反贪会却对达因家族咬得更紧,这种选择性力度的执法是否令人质疑其背后动机?
倘若反贪会真心推动肃贪,何不从那些尚在人世、证据确凿者着手,迅速提控,树立榜样,而非让公众看到一连串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表演?❞
本文是《南洋商报》/《南洋网》2025-05-30 发表的社论。原标题:反贪会的大案令人疑惑。这篇社论很好的反映了我国民间对安华领导的政府机构近日宣布19年前赵明福被反贪会带去问话发生的命案”为NFA案件(即“无进一步行动”案件),而安华本人执意让反贪会主席阿占巴基期满续任,以便更有效处理达因未申报巨额资产的事件的广泛疑惑和共同心声。
这篇社论全文如下(上图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大马反贪污委员会坚持采取更多行动,计划充公已故前财政部长敦达因及其家族未申报的高价值资产,引起热议。
反贪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占巴基表示,该会正努力厘清涉嫌非法资产的拥有权,并将已发现的总值约20亿令吉的相关资产,分开进行充公处理。截至目前,反贪会已开启8份调查档案,并相信该数字还将持续增加。
基于敦达因在生前并未被反贪会提控,其遗孀及家属的代表律师对此强烈反对,指责反贪会“毫无道理、毫无法律基础且具有报复性质”。
然而,阿占巴基坚持立场,强调那只是他们的个人看法,反贪会将如期展开充公程序,并表示未申报资产本就已构成违法。
雷大雨小 录供不控
问题来了:为何反贪会如此执着于一名已故人物的财产?无论反贪会如何努力,死者既已长眠,无法自辩,这无疑为反贪会提供了一个无法反驳的“最佳条件”来论证其所谓证据的有效性。而检察机关又如何依据这些线索和证据,提控一位已经逝世的当事人?
况且,反贪会在调查及取证方面行动缓慢,未能在敦达因生前及时完成相关程序,如今当事人已不在人世,法庭是否愿意接受一场“没有被告人”的诉讼?社会上对此难免冷嘲热讽,甚至质疑是否在滥用司法资源。
近来反贪会的动作频频,雷声隆隆,却似乎仍停留在“录供”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提控行动。
就以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涉嫌贪污与洗黑钱案为例,尽管传闻证据确凿,至今却只录供十次,案件仍无下文。
赵明福案不了了之
15年前引发广泛关注的赵明福案件亦令人遗憾。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曾承诺彻查,警方也重新开启档案,扬言借助新科技查明真相。
然而,调查进展迟缓,甚至指责赵氏家属“不配合”,最终不了了之,被列为“无进一步行动”(NFA)。更讽刺的是,赵明福坠楼的地点正是位于雪州的反贪会总部。
赵案因当事人离世至今仍未水落石出,死者不能开口还原真相,也无法为自己辩护;而今敦达因案,反贪会又将在当事人离世的背景下,单方面提交证据、传召证人,却无法给予已故者在法庭上自辩的机会。这是否构成“程序不正义”,值得深思。
对照赵明福案被草草了结的处理方式,如今反贪会却对达因家族咬得更紧,这种选择性力度的执法是否令人质疑其背后动机?
倘若反贪会真心推动肃贪,何不从那些尚在人世、证据确凿者着手,迅速提控,树立榜样,而非让公众看到一连串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表演?
反贪固然重要,公义更应当慎重。死者财产能否充公,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考验。■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