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被网民称为"Mr.Cukai",
反映安华政治处境艰难
❝ 目前的政治局势发展预示“反安华”可能成为一股政治风潮,一旦演变为社会共识,希盟将难以在下届大选保住政权。❞
本文是林瑞源2025-07-04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怎样做都错,安华陷入困境。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安华背离烈火莫熄又被称"Mr.Cukai"
首相安华最近被网民冠以“Mr.Cukai”(税务先生)称号,反映安华处境艰难。
安华有些事情做错了,但也有做对及被迫做一些令民众厌恶的正确事情,不能一刀切。
安华错在没有坚持改革的理念,以致受到抨击和质疑,其中包括没有捍卫司法独立及尊严。
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敦东姑麦润与上诉庭主席依斯干达未获延任,也没有宣布继任者,令司法体系出现权力真空,这是非常荒谬的现象。
行政机关在法官的委任机制中占有决定权,委任过程缺乏透明也引发争议。如果安华坚守原则,就必须改革司法委任委员会,将首相排除在外。
司法争议是安华偏离改革路线衍生的课题,其他棘手问题也源自于此,包括没有废除教育固打制及统一入学考试,动摇非马来社会对希盟的信心;强硬对付示威反贪的大学生,引起更激烈的抗争;限制言论自由、调查异议分子,让昌明大马理念沦为口号。
联邦法院日前裁决,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第9(5)条文违宪,即不得以未提前5天通知警方为由,把和平集会组织者定罪。这项判决显示法院比昌明政府更令人信服。
如今扩征SST,面对政敌煽动人民反弹
在扩大销售及服务税(SST)征税范围方面,安华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政府需要税收来推动发展,照顾人民的福利;只是一项医疗开销,每年就需要数百亿令吉。
虽然国盟、马华、商业团体及企业界呼吁政府重启消费税(GST),但即使重启后果是一样的。反对征税的人总会拿出各种理由来妖魔化GST,包括指商贩和人民负担沉重、政府不应压迫人民。现在赞扬GST只是假象。
希盟也可以说是自食其果,以前纳吉实施GST,把GST说到一文不值,如今扩征SST也面对政敌的煽动、人民的反弹。
如果不设法增加国库收入、削减补贴、降低债务,国家财政是无以为继的。但是这样的经济道理老百姓不懂,他们只知道东西变贵了,要用选票来教训执政党。
反对党指7月1日为"国家黑暗日"
反对党将7月1日扩征SST称为“国家黑暗日”,很容易煽动情绪,即使团结政府之前增加援助金和扩大受惠者人数,也无济于事。民生问题是历届政府的软肋,安华政府也不例外。
至于森州政府在4个公共场所,即草场、休闲公园、儿童游乐园和海滩实施禁酒令,这并没有错,错在政治人物的炒作和扭曲。
现在很多人都缺乏同理心。如果你的孩子在休闲公园被酗酒者骚扰,或者是在沙滩被酒杯玻璃割伤,你还会支持在这些地方喝酒吗?酒能乱性,不是所有喝酒者都能够自我克制,还是必须维护公共场所的安全及秩序,而且州政府也不能罔顾居民的投诉。
华社讲求喝酒权利也要顾及友族感受
这个国家不只是有嗜酒者,也有不喝酒的群体,比如穆斯林,因此华社在讲求喝酒权利的同时,也要顾及友族的感受。
其他州也有禁止在公共休闲场所喝酒,这与伊斯兰党的禁令不同,比如吉兰丹禁止州内酒店饮酒,包括华裔举办的宴会都不能有酒。但是森州并没有禁止宴会喝酒,政敌指禁酒范围将会扩大只是莫须有的罪名。
大家都有责任维护多元社会的团结及和谐,包括华社。取得友族同胞的谅解、建立互信关系,才有利于争取族群权益。有时激进的思维和想法源于太固执;在政客及有居心者的煽动下,一些华裔网民已经钻牛角尖。
当我们要求友族政客中庸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自己中庸吗?还是走入另一个极端,变得不可理喻?
“反安华”有可能成为一股政治风潮
政客渲染禁酒令,让人想起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旗下MyKiosk销售亭计划被指涉嫌贪污舞弊,这项计划原本是一项利民计划,旨在减少非法小贩、促进各地方民生经济。但是政治炒作的目的是要打击团结政府的威信,削弱执政党的支持率。
在民粹政治的操弄下,安华做对的事情已经被政治噪音淹没,更何况昌明政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
目前的政治局势发展预示“反安华”可能成为一股政治风潮,一旦演变为社会共识,希盟将难以在下届大选保住政权。■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