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刊文 :
在7•14"公正之行"之前,
回顾 律师公会历次游行
本文是《当今大马》2025-07-12 10:12 刊出的报道。原标题:公正之行:回顾律师公会历次游行。全文和插图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7•14将再度游行, 提呈4项诉求
律师公会将于7月14日再度游行,以诉求司法独立。
事缘联邦首席大法官东姑麦文、上诉庭主席阿邦依斯干达分别在7月1日、7月2日退休,却迄今尚未有人承接这两个职位。
马来亚大法官哈斯娜(Hasnah Hashim)暂代首席大法官,而联邦法院法官扎巴丽亚(Zabariah Mohd Yusof)暂代上诉庭主席。
根据“公正之行”活动详情,当天将于下午2点在布城司法宫集合,接着再步行2600米前往首相办公室递交备忘录。
律师公会将在备忘录中提出4项诉求,即:
1、尽快填补司法领导层职缺;2、公布司法任命委员会近期会议记录;3、成立皇委会调查司法干预指控;4、填补所有司法空缺。
另外,律师公会也拟在7月26日召开特大,以讨论司法任命相关事宜。
《当今大马》回顾过去的"公正之行"
就在律师们准备再度上街之际,《当今大马》在此回顾律师公会过去所号召的多次游行。
2007年:林甘丑闻
2007年9月26日,约2000名律师聚集司法宫,要求调查资深律师林甘(VK Lingam)操纵司法任命的指控。
安华当时公开了一段2002年拍摄的影片,其中显示林甘向阿末法鲁斯(Ahmad Fairuz Abdul Halim)保证,对方将会升任司法界的第三把交椅——马来亚大法官,接下来还会升任上诉庭主席。
在这通电话结束的短短数个月内,阿末法鲁斯果真在2002年12月受委为上诉庭主席,并在2003年晋升为联邦首席大法官。
领头游行的是时任律师公会主席安美嘉(下图),她当时说出了那句广为人知的话:“律师并非每天上街游行;当律师走上街头,就代表出了问题。”
律师从司法宫步行至首相官邸,参与者不乏行动党和公正党党员。
他们随后呈交备忘录,要求成立皇委会彻查此事。
时任首相阿都拉在压力下成立了皇委会,调查结果显示林甘等人确实严重破坏司法体系。
2008年大选失去三分二国会多数议席后,阿都拉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在2009年2月成立的司法任命委员会,其功能为遴选适任的高阶法官人选,以交由首相考虑。
【延伸阅读】司法危机2:回溯2007年林甘短片事件
2011年:自由之行
2011年,律师公会发起集会,抗议纳吉政府提呈国会辩论的《和平集会法案》,数百人在时任主席林志伟的率领下,从皇家湖畔俱乐部游行至国会大厦。
他们认为,法案对集会主办方施以严苛的惩罚,限制了言论自由。
他们将备忘录递交给了时任首相署副部长刘伟强。
法案最终在2012年4月生效,规定集会主办方必须提前至少十天向警方发出通知,后经修法缩短为五天。
今年7月1日,东姑麦文所领衔的联邦法院裁定,法令第9(5)条文违宪。
该条文规定,主办方若未能在至少五天前向警方发出通知,则可罚款最高1万令吉。
2014年:自由之行
2014年10月16日,主要为律师的约千名集会者从马莫草场游行至国会,以抗议《1948年煽动法令》。
参与集会者,有时任律师公会主席梁肇富、前主席安美嘉、时任社党秘书长阿鲁仄万,以及多名行动党领袖,如现今已是内阁成员的哥宾星、倪可敏。
游行结束后,时任首相署部长马袖强代表接收备忘录。
尽管希盟在野时曾承诺废除煽动法令,惟如今据悉仅是会考虑修订这部法令。
据首相署(法律与制度改革)部长阿莎丽娜的说法,内阁在收到了3R言论法律对策对话会成果报告后,作出了上述决定。
2022年:公正之行
2022年6月17日,律师公会发起“公正之行”,以回应反贪会对时任高庭法官纳兹兰的调查。
当时,部落客拉惹柏特拉指控纳兹兰收取了在逃商人刘特佐的贿赂——纳兹兰此前审理前首相纳吉SRC案,裁定纳吉七项罪名全数成立。
纳兹兰为此报警自清,而反贪会则高调开档调查纳兹兰,引发干预司法独立的质疑。
无论如何,此次游行过程并不顺利,尽管早已按照《2012年和平集会法令》给警方发出通知,律师公会却在集会当天被警方困在集合地点马莫草场,而未能游行至国会递交备忘录。
最终是代表接收备忘录的时任首相署(国会与法律事务)副部长玛丝从国会步行到马莫草场接收备忘录。
律师公会事后起诉警方侵害集会自由;吉隆坡高庭于今年3月20日宣判警方越权。■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