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拉菲兹和司法雪球效应,
安华崩跌的开始
❝ 安华之前并不在意拉菲兹,安华原本也不担心司法反扑;但是,但拉菲兹和司法独立结合在一起,成为滚雪球效应,如果安华不改变,就要面对大雪球迎面而来的冲击。❞
本文是郑丁贤2025-07-08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拉菲兹和司法雪球效应,安华崩跌的开始。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不得不承认,拉菲兹政治嗅觉非常灵敏,他选择一个绝佳时机,对安华展开了攻击,火力非同小可。
拉菲兹高举司法独立大旗讨伐安华
尽管大家都知道他带有私人议程,但是,没有人能够说这是对安华进行报复,更不能说背叛,因为小菲菲这一次师出有名,他举的是司法独立的大旗。
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退休─空缺─委任,连串的司法重大事件,引发了司法疑云,可能导致司法危机。大家都在问:政府是否干预司法?安华有什么隐议程?
大马人,特别是有点年纪的人们,心中难免再次浮现80年代末期,马哈迪迫害司法,导致3名大法官被革职的司法危机。说是危机,其实过于轻描淡写,因为自建国以来的司法独立,几乎遭到摧毁,也造就了马哈迪日后一手遮天,独裁滥权。
尔后的林甘事件,更赤裸裸的展现政治和金钱介入司法,操纵司法任命的黑暗一面。国家体系三大支柱之一的司法独立,已经腐朽不堪。
幸运的是,两次司法危机促成醒觉。在公民社会施压,以及司法系统内部的整顿之下,这几年逐渐步上轨道,特别是东姑麦润出任司法第一人之后,多项重大判决令人眼前一亮,捍卫联邦宪法和保护人民权利,重建司法独立。
大法官委任事件, 安华被指操控司法
就在司法曙光重现的时刻,发生了原有大法官未能延任,新任大法官难产,以及高级法官空缺未填补的连串事件,件件相连,无法排除政治介入的因素。
特别是JAC(司法任命委员会)内部,政府代表和司法界代表对立和僵持不下,显现政治力量的介入。
在拉菲兹之前,律师公会和反对党已经批评政府的做法,矛盾直指安华要操控司法,民间舆论也倾向捍卫司法免遭行政干预。
只是,这股力量没有扩大,威胁不了安华。毕竟,国盟缺乏领导人物,而且向来只熟稔于操作种族和宗教课题,对于捍卫司法和公义,只能隔靴搔痒,起不了重大作用。
而律师公会是精英阶层,缺乏动员力和影响力;喊得再响亮,也是曲高和寡,难以集结普罗大众。
司法隐现危机发生以来,国人心中布满疑云,也有很多不满,但是,还未引爆反对浪潮。
拉菲兹可能掀起摇撼安华地位浪潮
拉菲兹高调现身,主导了反对力量,也可能掀起一股浪潮,摇撼安华的地位。
而安华迄今无法作出让人信服的解释,甚至出现自我矛盾的说辞。这种态度,让他在舆论战中处于下风,形象跌下谷底。
其一,拉菲兹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带领其他8名公正党国会议员。
当然,人们可以说他们都是拉派人马,但是,人数接近公正党所有31名国会议员的三分之一,而且后面可能还有更多不满安华的议员还未现身。
严格说来,这已经是公正党的分裂,9名议员的背后,是众多公正党干部、党员,以及支持者;安华可能失去了公正党三分之一,甚至半部江山。
其二,拉菲兹知道外人不晓得的内幕。
小菲菲过去在政府内部,他了解司法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清楚政府的介入程度。他透露的内容,更对射了安华自相矛盾的说辞。
譬如,拉菲兹指称,JAC早已提呈联邦法院、上诉庭、高庭的新法官人选,但政府并未处理。他也揭露,JAC在东姑麦润退休前,已决定首席大法官的人选,也已提呈给首相,但未获反应。
这些揭露内容,和安华之前说法有出入。安华表示自己并未干预司法委任,且强调一切依程序进行,包括由JAC提呈建议。
而拉菲兹的说法是,JAC已经作了决定和建议,但政府和首相并未处理。
而传言一名和政府关系密切,但缺乏资历和经验的法官,近年扶摇直上,成为热门接班人选,也引起关注。这在小菲菲的播客中也曾提起。
其三,拉菲兹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反对党通常吵了一阵就静了下来,这是一贯的操作方法,也是缺乏效率的手法。然而,小菲菲的做法很不一般,他的手法有计划,有连贯力,也有扩张力。
他发动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以及召开国会听证会,启动跨政党议员的支持,成为一股跨越政党的反安华行动。
他展开全国系列巡回演讲(这是他内行的行动计划,过去屡试不爽)从而把反安华的声音传达到全国各地,而且通过网络传播,无远弗届。
拉菲兹的行动,预料会得到公民社会认同,许多团体,包括律师公会响应他的做法,成为一股有共识,有共鸣的集体社会运动。
拉菲兹结合司法课题将严重冲击安华
安华之前并不在意拉菲兹,安华原本也不担心司法反扑;但是,拉菲兹和司法独立结合在一起,成为滚雪球效应,如果安华不改变,就要面对大雪球迎面而来的冲击。■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