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豪《星洲网》专栏评论 :
安华政权崩塌临界点来到了 !
❝一旦巫统和砂盟逐渐躁动,而安华无法继续提供政治安抚的资源,那么安华可能被迫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以此放手一搏。所以,坊间传闻安华将提早举行大选,也不是空穴来风。❞
本文是时评人黄子豪2025-07-18 07:4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安华政权崩塌临界点已经到来。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安华政府任期过半, 还有望延续吗?
安华以改革为号召,成功登顶首相大位。但是团结政府的任期已经超过一半,安华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拿出台面的实质性政体改革。无论是对于在野和在朝议员的公平选区拨款,还是限制首相任期,以及赋权国会审查、通过政府高职的委任,这些都听到楼梯响,却不见人下来。
为什么一个被人寄予厚望,曾经饱受政治铁拳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政治明星,却在执政短短三年过后,让核心的选民和支持者经历最彻底的失望,以致现在几乎没有人看好安华的政权还可以在下届大选延续下去?原因就在于不彻底的改革:即要以改革之名粉刷门面,又要抓紧权力,还要归咎民众误解他的用心良苦。改革之不彻底,归根究底,在于安华享用了权力的滋味后,已经不舍得把权力锁进笼子里。所谓的改革才因此流于表面。
安华的权力运作, 就是巫统的那一套
最讽刺的是,在安华和希盟眼中最大的改革绊脚石兼叛徒,前任首相马哈迪和慕尤丁,所落实的改革竟然比安华还要多。马哈迪在第二度任内破格委任了第一位女首席大法官;慕尤丁至少在冠病疫情期间,果断实行行动管制令。至于马来西亚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依斯迈,不但成功提呈和通过反跳槽法,还和反对党签署协议,提供公平的选区拨款。这些都是以改革之名任相的安华完全不能比拟的。
如果之前只说不做的改革让政权陷入混乱,那么最近爆发的法官委任争议,继而演变成司法危机的轰动事件,则把安华政权推到崩塌的临界点。这场风波完美体现了安华执政的底色:改革只充斥于表面,实际的权力运作则还是巫统的那一套。看透了这个事实的选民,在下一届大选中只怕会以选票狠狠教训公正党和希盟。
安华眼下厄境与前首相阿都拉一样
回顾安华眼下的厄境,和前任首相阿都拉在2008年大选前夕面对的情形几乎如出一辙。同样的司法危机,那时候是林甘短片。同样的汽油价格问题,那时候是国际汽油涨价,现在是准备裁撤汽油津贴。同样的是民情汹涌,当时候有兴权会,现在有赵明福案件的“无进一步行动”(NFA)。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上安华和2008年的阿都拉一样,都让城市选民的怨气完全集中起来,形成倒安华政权的完美风暴。2008年政经危机让阿都拉和巫统(国阵)在未来二十年失去了城市选民的选票和选区,2025年的政经危机也同样的会让安华失去城市选区。
只不过,和巫统不同的是,公正党没有巫统当时的统治力。2008年失去城市选区的巫统(国阵)依然保有乡区选区,是所谓的烂船还有三分钉。至于现在的安华和公正党,靠的是拼凑出来的联盟勉强执政。一旦公正党在选举中大败,则希盟不再可能主导政府。就算来一个团结政府2.0,那么主导者也不会是希盟的公正党,安华也就不可能继任首相。
安华首相任期的倒计时, 已经开始了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安华首相任期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接下来,团结政府中的巫统和砂盟。恐怕将进一步把政治要价提高,以在安华政权的最后时刻榨取最大的政治资源。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观察巫统和砂盟的举动,由此推断安华的权力根底。一旦巫统和砂盟逐渐躁动,而安华无法继续提供政治安抚的资源,那么安华可能被迫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以此放手一搏。所以,坊间传闻安华将提早举行大选,也不是空穴来风。
台湾著名历史作家柏杨对中国历史王朝的兴起和崩塌曾经提出一番精辟见解 :“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此番见解,来形容眼下的安华政权,实在贴切不过。安华的政权以改革作为起点,以混乱的施政进入中期,现在正在进入崩塌的临界点。■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