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网》2025-06-26社论 :
大学固打制须政治化处理
❝法丽娜的“失控”,显然是下意识里认为魏家祥是以华裔政党领导人的身分,来为华小的师资问题在国会向部长施压,因而产生情绪,愤而指责魏家祥在政治化神圣的教育课题。❞
本文是《南洋商报》/《南洋网》2025-06-26 刊出的社论。原标题:固打制须政治化处理。全文如下(上图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文内小标题经《人民之友》编者略作调整)——
教育部每年在大马教育文凭(SPM)和大马高等教育文凭(STPM)成绩放榜后,必会面对国立大学学额、奖学金以致华小师资不足等课题,鲜少会遇到“没问题”的美好状况。
究其主因,这固然是因种族固打制衍生的,必然性的“节外生枝”,毕竟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分配结果必会产生“失利”的争议方。
马来西亚大学学额固打极具特色
这是极具马来西亚特色的常年争议,因为在许多国家的少数民族,学额上或多或少会受到政府极具鼓励性的照顾,包括国立大学入学资格下调少许学分以及奖学金等辅助,但是大马情况却是相反,让许多成绩优越的非土著学生因学额固打问题而被拒于门外,须另外向当局积极申请第二条路或第三条路的解决方案。
近日发生在一年多前,关于华小师资不足的一则国会争议视频再度流传,主角即是近期频频对教育课题开炮的马华总会长拿斯里魏家祥,另一方是教育部长法丽娜。
法丽娜被魏家祥的尖锐问题逼急了
在视频中,可见到法丽娜似乎是被魏家祥的尖锐问题逼急了,竟然以连珠炮的方式回应,不只不让魏家祥插话,还一面回答一面拍桌子,指责他不应该将事情政治化,并承诺教育部一定会解决问题,也声明只有教育部有权力解决这个问题。
诙谐的是,法丽娜声称她会如此反应,是因为魏家祥发问时声音太高调,纵然魏家祥自认态度是温和的。
法丽娜的“失控”,显然是下意识里认为魏家祥是以华裔政党领导人的身分,来为华小的师资问题在国会向部长施压,因而产生情绪,愤而指责魏家祥在政治化神圣的教育课题。
然而,以马来西亚的政治现实和政府生态,有多少课题是没有经过政治化后获得关注与处理?尤其目前是教育文凭成绩放榜期,更是大学学额分配期,还是成绩比土著学生优异的非土著学生被拒于国立大学门外期,那被固打制遗弃的学子,除了求助予政治组织,尚能以什么方式投诉与争取?
教育部本身的"老制度"重演老问题
从历史纪录中可翻查,我国的教育固打制本就是源于执政党的政治需要,他们以此作为政治筹码稳固基本盘,也颇有效益,往后衍生的种种不公争议与以及对制度的控诉,也自然回归政治,由各自的政治代表将之政治化,再以政治的语声援与诉求,偶尔音调偏高,也是志在强调。
因此,这阵子魏家祥频频重现责问教育部的舞台,不是老议员一直在老调重弹,而是教育部本身的老制度重演老问题,而新政府的教育部长仍挣脱不了教育部小拿仑的旧框框。
魏家祥的"政治化"行动及"好结果"
魏家祥“政治化”了SPM自动录取大学预科班政策,挑起“A-不是A”的疑问,向法丽娜提出4道问题;在STPM方面,许多华裔优异生被拒于国立大学热门科系门外,魏家祥再向教育部提出了5大建议,而且,以上两项都有数据作依据。
而政治化后的其中一项“好结果”,如法丽娜昨日指出,教育部将提供300份新奖学金予2024年大马高级教育文凭优异生申请,以在本地政府大学修读教育系,没有热门科系也有教育系及奖学金,毕业后去拿铁饭碗,也是不错的选择。
魏家祥对教育部问责方式值得鼓励
由此可见,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鼓励的预科班自动录取制尚未运作顺畅前,我国的教育课题仍须通过政治化操作来争取,方能获得当局快速处理的途径还得维持下去;而魏家祥现今如当年反对党火箭对教育部的问责方式,有见初效,也值得鼓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