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拉菲兹 拒绝第二署理,
安华父女要如何应付?
❝ 对公正党支持者,对改革有期望者,对希望国家进步者,小菲菲的政治运动并不是坏事。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带来监督和推动进步,改变马达尼做得少,做得慢,或不愿做的事。❞
本文是郑丁贤2025-06-07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拒绝第二署理,拉菲兹走什么棋?全文如下(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公正党内对拉菲兹怨声载道两个原因
公正党内,特别是安华的忠诚粉丝,对拉菲兹怨声载道,怒意难消。
有两个原因:
⬤ 其一,他掀开了地毯,通过Hiruk全国造势,把公正党内的问题,包括朋党、小人当道……,摊了出来。
⬤ 其二,小菲菲竟然“不知好歹”,拒绝出任“第二署理主席”。
努鲁依莎提出这个前所未有的献议,已经让人吃惊。想想看,过去大马所有政党的竞选,失败者不是被排挤,就是被打入冷宫。但是,依莎却要为小菲菲量身定制,让败选的小菲菲出任她的副手,党内第三高职。
重点1. 依莎为何献议拉菲兹为受委署理主席(既然公开提出,应该已获得安华同意)?
重点2. 拉菲兹为何拒绝这项献议?
依莎为何献议拉菲兹受委为其副手?
就重点1, 依莎确实有这种度量。她不是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传统政客。从少女时代,她见证了政治斗争的丑陋和残酷,这让她多了几分宽容,而她和小菲菲交情菲浅,拥有相同理念,奋斗多年,确实也不想割席绝交。
此外,还有更加策略性的考量。把小菲菲留在领导层,给予他如此高的职位,就可以多少牵制小菲菲,让他配合党领导层的政策和决策。
最出色的领导人,就是能够收编对手,把对手留在身边辅佐自己,而不是成为对抗自己的敌人。
最好的例子是林肯。他中选总统时,在人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乡下律师,而当时共和党内精英环绕。
林肯没有排挤这些党内人才,而是拉拢他们加入内阁,像是William Seward,Salmon Chase,Edward Bates等,都成为林肯团队重要成员。
这么一来,林肯化解了党内的压力和挑战;往后也获得他们的协助,集体领导打赢内战,成就林肯成为美国最伟大总统。
依莎缺乏行政经验,她的改革理念也需要小菲菲协助落实。如果有小菲菲协助,是互补也是强化。
拉菲兹的回应, 成了安华父女的隐忧
来到重点2,小菲菲竟回复依莎说:“我没有兴趣”。连讨论的空间都没有。
他告诉媒体,他要的不是高职,而是要秉持理念和奋斗目标。
说得很抽象。外人看来,高职和理念、奋斗目标并不相悖;相反的,有了高职,不就更加容易实现理念和目标吗?
明显的,小菲菲并没有道出真正拒绝的原因。或许,他认为败选了而接受委任,不符合他的做人原则;更大的可能是,他不认为在留在安华的团队,还有什么可以发挥的。
但是,小菲菲也没有退党;反之,他摆明姿态,会留在公正党“继续奋斗”。
这才是安华,以及某个程度上,依莎的隐忧。
拉菲兹是准备和安华父女派 "竞争"
小菲菲的继续斗争,其实就是在公正党内打造第二股势力,准备和主流的安华和依莎派竞争,甚至时来运转,他日可以取代安家父女,领导公正党。
这种竞争关系,并非激烈对抗,但也不会合作;若距若离,如同党中之党。
预料小菲菲会以Hiruk为口号,以改革为动力,号召党内有志者加入,推动公正党落实改革承诺,同时也对团结政府作出监督和批评,督促马达尼的施政。
鉴于这种督促和批评有一定的道德基础,也符合公正党的创党宗旨,导致公正党和政府很难对拉菲兹的第二势力运动作出打击。
而小菲菲也能够因此维持本身的温度,假以时日,如果势力渐长,甚至可以挑战主流派。
小菲菲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他许多非传统的政治运作,曾经取得成果。譬如,2016年他创办了Invoke,这个组织并不隶属公正党,但它进行选举大数据研究,拟定竞选策略,并吸引了大量志愿者和支持者,最终协助希盟赢得509变天。
尔后,他在2022年打造Ayuh Malaysia运动,要唤醒公正党和大马新生代的政治醒觉。那次运动协助他打败赛夫丁,赢得公正党署理主席和党内多数高职。较后的全国大选,Ayuh Malaysia也是领导公正党和希盟的主力之一。
如何应付拉菲兹, 考验安华父女智能
安华和依莎要如何应付拉菲兹这种非典型挑战?是包容接受,还是施压反击?
这得看父女领导层的智慧和能力。
不管怎样,对公正党支持者,对改革有期望者,对希望国家进步者,小菲菲的政治运动并不是坏事。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带来监督和推动进步,改变马达尼做得少,做得慢,或不愿做的事。■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