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星洲网》专栏评论:
伊朗政权落至今日下场,
大马伊党还学伊朗模式?
❝一个神权而非人权,封闭而非开明,专制而非民主,腐败而非清明,黩武而非和平,古代而非现代的统治模式,导致内外交困,民穷财尽。大马伊党不应该学伊朗模式,而必须学懂伊朗落至今天的结果。❞
本文是郑丁贤2025-06-26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伊朗政权落至今日,大马伊党学到什么?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战败之后伊朗最高领袖藏身"地堡"
12日战争之后,过去不可一世的伊朗阿亚图拉政权,除了嘴巴仍然强悍,其余部分已经没有多大作为;连阿亚图拉哈梅内伊也已神隐,据说是藏在地洞里。
这个伊斯兰神权政府一时三刻还不会有垮台危机,主要是美以没有推翻政权计划,加上伊斯兰革命卫队虽然对外抗敌不行,但对内镇压人民群众却是绰绰有余,且绝不手软,人民不敢贸然反抗。
不过,阿亚图拉政权经此一役,纸老虎面目已被戳穿,全球,包括伊朗人民,都知道它再也不是天下无敌。
86岁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失算,打击了他的领导形象,也会削弱他的控制。
伊朗的权力结构复杂,既合作又竞争
伊朗的权力结构十分复杂,什叶派教士集团、伊斯兰革命卫队、家族财阀、政治派系等,在权力结构中有各自的地盘和利益,维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譬如,伊朗石油收入的一半是供应给伊斯兰革命卫队拥有的数百家企业。伊斯兰革命卫队经营庞大生意,垄断重要领域,包括石油、建筑、进出口,乃至走私活动,几乎控制了伊朗3分之1的经济,它的领导层是军人,更是商人。
而教士集团、家族财阀,以及政治派系,是神权体制的一部分,也是腐朽结构的成员。
哈梅内伊是他们的共主,既是宗教最高领袖,也是政治最高领袖,说一无二,说杀无赦。这种无可挑战的独裁地位,过去巩固了政权,控制全盘局面。
12日的战败, 就是哈梅内伊的失败
12日战争的失败,就是哈梅内伊的失败,他的领导力和统治力受到冲击,逐渐空洞化,而他辖下的各种利益集团,势必内哄争权夺利,可能导致政权从内部分裂。
伊朗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它的石油蕴藏里占全球10%,天然气占15%,加上60年代打下的现代经济和教育基础,如果没有伊斯兰革命促成伊斯兰神权政府上台,今天的伊朗应该是全球列强之一。
但是,今天的伊朗,人均收入不足大马人的半数。不是大马很好,而是伊朗太糟。
伊朗人民遭受经济压力和神权统治
它的通货膨胀率介于30到45%,物价几乎每两年就翻倍,一般人一年比上一年更穷,全国约一半人口活在贫穷线下。而依靠关系和倒卖致富的少数人,却越来越富有,导致贫富差距如天渊之别。
经济如此不济,伊朗几年来却投入数千亿美元,发展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真主党武装力量,支持叙利亚阿萨德专制政权,支持也门的胡塞武装叛乱,以及支援加萨的哈马斯。此外,它20年来发展核武,估计也投入了千亿美元。
而今,真主党几近摧毁,阿萨德垮台,胡塞失去战斗力,哈马斯武装力量一蹶不振。伊朗依靠挖掘石油天然气,以及从人民身上搾出来的数千亿,等于打了水漂。
人民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加上神权政府的高压统治,积压了长期不满,每几年就发生反政府的抗议行动。3年前逮捕和致死少女引发的头巾革命,人民走上街头要索回自由,结果遭到血腥镇压,2万人被关押,数百人被打死或判死。
大马伊党的目标, 就是要像伊朗一样
伊朗神权政治的经历,和大马伊斯兰党又有什么关系?
伊朗伊斯兰是什叶派,大马伊斯兰是逊尼派,在教义上有区别。
但是,大马伊斯兰党受到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启发,推展伊斯兰化运动;大马伊党的组织,模仿伊斯兰共和国的结构,以宗教领袖为最高领导;大马伊党的目标,也和伊朗阿亚图拉政权一样,要建立伊斯兰国。
大马伊党早年是巫统派系分裂而出,50年代成立时,还是以马来民族主义为路线。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党内的宗教司崛起,夺取了领导权,也把路线转为伊斯兰主义。
它改变了党内的权力结构,党主席由宗教司出任,上层还成立宗教司理事会,确保不偏离伊斯兰。它设立精神领袖职位,由宗教司监督路线。它公开主张政教合一,要成立伊斯兰国。
伊朗模式伊斯兰国是咋样的国家?
而伊朗模式,阿亚图拉大宗教司是最高领袖,是神权政治的掌舵人,集行政、司法、立法大权于一身;统治的基础是宗教司阶层;宪法以宗教为根据;总统虽然是民选,但必须通过宗教司委员会鉴定才有竞选资格。
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以来,推行政教合一,以宗教意识形态为导向,以宗教司带领政府。它的治国目标不是建立进步繁荣的现代国家,而是建立伊斯兰国;它对外不是和平睦邻,互通有无,而是要对抗西方,打倒美国,消灭以色列。
伊党必须学懂伊朗落至今天的结果
一个神权而非人权,封闭而非开明,专制而非民主,腐败而非清明,黩武而非和平,古代而非现代的统治模式,导致内外交困,民穷财尽。大马伊党不应该学伊朗模式,而必须学懂伊朗落至今天的结果。■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