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星洲网》专栏评论:
蕹菜 VS 牛油果,安华陷入
纳吉掌权时的困境
❝ 纳吉掌权时为国家财政烦恼,因此取消RON95汽油和柴油补贴,向有需要的群体提供针对性补贴。当年征收消费税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填补财政空缺,以降低财政赤字。现在安华在做同样的事情,扩大SST、推行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政策;当年希盟猛烈抨击纳吉,如今一样面对民意反弹的恶果。❞
作者的结论是:从蕹菜到牛油果,财政改革只改了皮毛。
本文是林瑞源2025-06-16 20:00发表于《星洲日报》/《星洲网》的专栏评论。原标题:蕹菜VS牛油果,安华陷入纳吉的困境。全文如下(上图和文内小标题为《人民之友》编者所加)——
伊青团宣布7•26集会改为"倒安华集会"
伊青团日前宣布把7月26日举行的反对《城市翻新法案》集会,改为“倒安华集会”,这显示反对党已经把目标转向安华。
最近发生很多争议事件,国盟不愁没有课题,但是针对安华个人可以掀起更大的效应,比如吉隆坡高庭裁决被控贩毒和持有假枪的安华前助理莫哈末尤索夫无罪释放,就是最好发挥的素材。
此外,民众非常关切生活成本及物价上涨,安华政府将销售与服务税(SST)扩大至6个领域,已经引发不满,国盟只需借力使力,就可以让安华穷于应付。
安华为SST扩大征税辩护引起民间反弹
面对坊间的反对声浪,安华为扩大SST征税范围的决定辩护,并列举向进口水果征税,如牛油果,征税对象是富人。“牛油果很贵,进口的。如果你收入高,想吃牛油果,那就吃吧,但多付一点税。我们就是要对牛油果征税。”
这项言论引起反弹,毕竟不只是牛油果被征税,还有进口的苹果、橙及葡萄等等,甚至是华人新年和斋戒月要吃的年柑及椰枣也要缴税。
食物起价最容易引发不满,因为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人想起时任首相纳吉在2014年1月发表的“蕹菜论”。当时百物涨价民怨高涨,纳吉说:“蔬菜价格有时涨,有时降。今天我在报章上读到,有些菜已经降价。蕹菜之前涨价,现在已经降价,为何不赞政府?当涨价时,却要怪政府。这不公平,因为涨价与否要看天气等情况而定……”网民纷纷发挥创意,制图配以纳吉的“蕹菜论”,极尽嘲讽之能事。一名推特用户调侃:“纳吉自己在家吃意大利面。人民却要吃蕹菜。真好。”
安华当年嘲讽纳吉在朝时发表"蕹菜论"
时任巫青团长凯里为纳吉辩护,他发表推文说:“没必要因为蕹菜就喧哗不已。纳吉只是举例并非所有物品都涨价。一些物品因为天气等因素而涨价。大家理智一点吧!”而安华却补上一刀,嘲讽说:“以前马印冲突时期,政府调侃(前印尼总统)苏卡诺吃玉米。现在却叫马来西亚人民吃蕹菜!哈哈!”
国阵政府在2015年4月1日开始实行消费税(GST),以取代原有的销售与服务税。在人民激烈反对这项新税制的情况下,时任财政部副部长阿末玛斯兰促请学生自己煮食以减轻消费税负担,他也亲自炒饭,并宣称炒饭用到的食材完全豁免消费税。结果网民炮轰,指在大学宿舍不允许煮食,炒饭用的煤气也须支付消费税。
如今安华做同样的事一样面对民意反弹
纳吉掌权时为国家财政烦恼,因此取消RON95汽油和柴油补贴,向有需要的群体提供针对性补贴。当年征收消费税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填补财政空缺,以降低财政赤字。现在安华在做同样的事情,扩大SST、推行RON95汽油针对性补贴政策;当年希盟猛烈抨击纳吉,如今一样面对民意反弹的恶果。
没有人能够否认,如果政府不征税,就没有钱进行各种利民计划如修路、维修医院、提升学校让学生拥有人工智能知识、提升军营、造新船、买新军机,还有提高公务员薪资、发放爱心援助金(STR),不过不应只是开源,也要节流。
从蕹菜到牛油果, 政府财政没有实质改变
安华在星期天前往红土坎海军造船厂巡视濒海战斗舰(LCS)的建造工程,他对工程进展感到非常满意和骄傲。讽刺的是,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在2022年8月揭露,政府2011年同意以91亿2800万令吉建造六艘濒海战斗舰,合同规定承包商从2019年4月起交付,但迟至当时,当局连一艘战斗舰都没接收,却已支付逾60亿令吉。后来团结政府同意将战舰数量从6艘减至5艘,这5艘战斗舰耗资110亿令吉。
虽然扩大SST可以在下半年为国库贡献50亿令吉税收,但是还不够支付建造濒海战斗舰的费用。
在节约方面,通常也是一曝十寒,例如政府批准拨款48万6000令吉,让前首相马哈迪率团前往日本出席为期两天的日经论坛,就很荒谬。百姓费解,何需资助老马?
从蕹菜到牛油果,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做重复的事情,却没有带来实质改变,原因是进一步退三步,财政改革只改了皮毛。■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